新型耐高温型铸钢覆膜砂的制备工艺铸钢覆膜砂是一种具有优异高温性能和综合铸造性能的新型覆膜砂产品,铸钢覆膜砂具有强度高、流动性好、固化速度快、SiO2含量多、发气量低、流动性好等特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阀壳、缓冲器接头、钢轴、工程挖掘机、集装箱角件等铸钢件的造型材料。在铸造领域一般使用含硅量较高的福建砂、海南砂来生产,然而这种砂的成本较高,增加了铸钢覆膜砂的生产成本,同时市面上的铸钢覆
天津铸件加工厂家
新型耐高温型铸钢覆膜砂的制备工艺
铸钢覆膜砂是一种具有优异高温性能和综合铸造性能的新型覆膜砂产品,铸钢覆膜砂具有强度高、流动性好、固化速度快、SiO2含量多、发气量低、流动性好等特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阀壳、缓冲器接头、钢轴、工程挖掘机、集装箱角件等铸钢件的造型材料。
在铸造领域一般使用含硅量较高的福建砂、海南砂来生产,然而这种砂的成本较高,增加了铸钢覆膜砂的生产成本,同时市面上的铸钢覆膜砂为了保证强度需要增大树脂的加入量,降低了铸钢覆膜砂经济效益,并且市面上的铸钢覆膜砂耐温性能较差。
新型耐高温型铸钢覆膜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称取;步骤二,原砂加热;步骤三,树脂混制;步骤四,添加剂混制;步骤五,混制;步骤六,硬脂酸钙混制;步骤七,破碎过筛;步骤八,包装入库;

覆膜砂的强度和发气量的确定方法
在原砂质量和树脂质量一定的前提下,影响覆膜砂强度的关键因素主要取于酚醛树脂的加入量。酚醛树脂加入量多,则强度就提高,但发气量也增加,溃散性就降低。因此在生产应用中一定要控制覆膜砂的强度来减少发气量,提高溃散性,在强度标准的制订时定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保证砂芯的表面质量及在浇注时不产生变形、不产生断芯前提下的强度。这样才能保证铸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又可以减少发气量,减少铸造件气孔缺陷,提高砂芯的出砂性能。对砂芯存放,搬运过程中可以采用工位器具、砂芯小车,并在其上面铺有10mm~15mm厚的海绵,这样可以减少砂芯的损耗率。

铸铁覆膜砂制芯主要工艺过程
1、铸型(模具)温度
铸型温度是影响壳层厚度及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控制在220~260℃,并根据下列原则选定:
1)保证覆膜砂上的树脂软化及固化所需的足够热量;
2)保证形成需要的壳厚且壳型(芯)表面不焦化;
3)尽量缩短结壳及硬化时间,以提高生产率。
2、射砂压力及时间
射砂时间一般控制在3~10s,时间过短则砂型(芯)不能成型。射砂压力一般为0.6MPa左右;压力过低时,易造成射不足或疏松现象。
3、硬化时间:硬化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砂型(芯)的厚度与铸型的温度,一般在60~120s左右。时间过短,壳层未完全固化则强度低;时间过长,砂型(芯)表面层易烧焦影响铸件质量。

铸铁覆膜砂的生产工艺
铸铁覆膜砂的制备工艺主要有冷法覆膜、温法覆膜、热法覆膜三种,目前覆膜砂的生产几乎都是采用热覆膜法。热法覆膜工艺是先将原砂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分别与树脂、水溶液和硬脂酸钙混合搅拌,经冷却破碎和筛分而成。由于配方的差异,混制工艺有所不同。目前国内覆膜砂生产线的种类很多,手工加料的半自动生产线约有2000~2300条,电脑控制的全自动生产线也已经有将近50条,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例如某铸造有限公司的自动化可视生产线,其加料时间控制到0.1秒,加热温度控制到1/10℃,并且可以通过视频时时观察混砂状态,生产效率达到6吨/小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