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互动室具有展教互动功能,是小型科技馆的核心功能,展品的互动性是小型科技馆区别于其他实验室的重要标志。科技互动室的展品多具有互动功能,通过简单直观的实物模型表现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其实质就是从简单中体会深奥,在娱乐中学到知识,从而达到科技普及的目的。校园科技馆的建立可以满足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促进素质教育及学生科技素质活动的开展;校园科技馆的建立可以让每一位
壁挂式科普展品
科技互动室具有展教互动功能,是小型科技馆的核心功能,展品的互动性是小型科技馆区别于其他实验室的重要标志。科技互动室的展品多具有互动功能,通过简单直观的实物模型表现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其实质就是从简单中体会深奥,在娱乐中学到知识,从而达到科技普及的目的。校园科技馆的建立可以满足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促进素质教育及学生科技素质活动的开展;校园科技馆的建立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身体验科技活动,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

校园科技馆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于工业化社会的教育,我们可谓驾轻就熟,从千人一面的学校、千篇一律的课程,到整齐划一的管理,学校规范化的目标是达到了,可由此带来的却是产品的标准化,学生大都成了统一规格的“标准件”,带来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没有科技的教育,就难以培养具有精神的人才。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具有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没有学校科技馆这个载体,也就难以负担起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任。

我国对科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教育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逐渐明朗化、清晰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同志进一步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党的十七大大报告中,胡同志提出要在我国基本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人才培养水平。2002年,颁布了《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6年,颁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历史性战略转换。

科普教育的4大支柱
一是学校:学校教育强调基础学科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强调学科知识框架的形成和应用。
二是媒体:包括报纸、书籍、影视、网络等,其优势是趣味地表达科学的原理或综合应用,用图文或影视作为载体,演示和讲解综合性的新知识及其发展的历程,更注重科学思想的传播。
三是科技类博物馆:科技类博物馆不仅可以通过各种标本、实物、模型、互动体验设施、多媒体互动和演示设施来传播现代科技知识,而且十分强调个体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因此在倡导科学方法和弘扬科学精神上具有非常的优势。
四是科普活动:包括科技周、科普日等各种科普活动。科普活动的目的通常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引发公众对当前科技热点的关注。
无论是学校、媒体、科技类博物馆还是科普活动,都不能互相替代,它们发挥各自在科学教育上的优势,又互相补充,形成了当前科普工作的4大支柱。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