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供氢系统
车载供氢系统完成集成方案初步设计后,需要进行CAE强度分析。
根据GB/T 26990-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29126-20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车载供氢系统应满足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应能承受8g的冲击力,保证储氢瓶与固定座不损坏,且相对位移不超过13mm。根据标准要求
氢燃料电池供氢总成公司
车载供氢系统
车载供氢系统完成集成方案初步设计后,需要进行CAE强度分析。
根据GB/T 26990-20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29126-201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车载供氢系统应满足在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上应能承受8g的冲击力,保证储氢瓶与固定座不损坏,且相对位移不超过13mm。根据标准要求设置了合适的CAE边界条件。如图2所示,在车载供氢系统进行实际试验前,其结构强度的设计,首先得满足CAE强度分析的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燃料加注
1,标注大加注压力
2,加注口有防尘、防液体及污染物等进入的防尘盖
3,在加注时,燃料系统具有切断燃料供给的功能,即需要设置截止阀,在加注或停机时切断燃料供给
4,加注口能够承受来自任意方向的670N的载荷,不应影响到燃料系统气密性
5,加注口应有消除汽车静电的措施
6,不应位于乘客舱、行李舱和通风不良的地方
7,加氢口距暴露的电气端子、电气开关和点火源至少应有200mm的距离
车载储氢气瓶
车载储氢技术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体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车载储氢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有:能量储存密度(即单位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在车辆启停以及行驶过程中,储氢系统能够动态响应,及时进行氢气的供给与中断;能适应恶劣环境(如低温);尤其是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有相应的保障体系。目前,国内外车用储氢瓶的类型主要以铝内胆纤维缠绕(三型)和塑料内胆纤维缠绕(四型)为主,并朝着轻量化、高压力、大容量的发展方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