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加工操作流程
档案数字化加工业务总体流程包括:档案调卷、整理及著录、拆卷、档案扫描、影像处理、数据质检、档案装卷、完整归还、数据备份、数据挂接。先后顺序为:调卷〉著录〉拆卷〉扫描〉处理〉质检>装卷〉归还〉备份〉挂接。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务必安此流程进行操作,以便从总体任务中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加工的原则
( 1
科技数字化加工企业
数字化加工操作流程
档案数字化加工业务总体流程包括:档案调卷、整理及著录、拆卷、档案扫描、影像处理、数据质检、档案装卷、完整归还、数据备份、数据挂接。先后顺序为:调卷〉著录〉拆卷〉扫描〉处理〉质检>装卷〉归还〉备份〉挂接。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务必安此流程进行操作,以便从总体任务中提高工作效率。
数字化加工的原则
( 1)标准性
目前的信息系统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机构内部,应充分考虑各下属单位之间的信息互连,实现信息互联必需遵守一定的规范、标准。目前的硬件技术、网络技术、传输协议标准已经十分成熟,基本可以保证网络的互联性、扩充性,重要的是应用系统数据交换,业务系统互连要遵守一定标准、制定一定的标准。
(2)性
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体系结构。必须采用是在国内处于水平,并且也是目前国际上所广泛采用的各种技术。采用的全文检索技术、数据库服务技术、Intranet 技术,并且把各种技术融合在整个系统.
数字化加工规范标准
数字化加工是一项重要的集中托管业务。各数字档案代管机构提供一系列的数字化加工服务,包括排序整理、格式转换、数据录入、文件扫描、数字图像保证计划、个性化服务等;数字化加工的对象也包括纸质档案、模拟磁性载体档案、缩微胶片等多种形式。和地方先后颁布了多项档案数字化标准规范。《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GB/T 20530)规定了数字化工作的指导原则和一般过程。档案行业标准《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1)、《缩微胶片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43)则分别规定了不同载体形式档案的数字化要求;前者的修订,以适应技术和社会的较新发展。行业标准《档案数字化规范》(DA/T 62)在2017年发布。
数据化加工采用科学的技术指标
为了保证加工后的数字档案长期可用可理解,数字信号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要合乎规范要求。例如,纸质档案扫描加工的主要技术参数要求涉及色彩模式、分辨率、存储格式和压缩率等。其中扫描色彩模式一般有黑白二值、灰度、彩色等。根据DA/T31修订版的送审稿,扫描分辨率一般应不小于200dpi,如文字偏小、密集、清晰度较差时,建议扫描分辨率不小于300dpi。采用黑白二值模式扫描的图像文件,一般采用TIFF(G4)格式存储;采用灰度模式和彩色模式扫描的文件,一般采用JPEG格式存储。存储格式压缩率的选择,应在保证扫描的图像清晰可读的前提下,以尽量减小存储容量为准则。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