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外物流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特别是亚太地区物流业发展速度加快。2003-2008年跨国间物流货运量年均增长8.2%,第三方物流发展尤为迅速,年均增长13.1%。总体上看,现代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有效连接生产与消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2008年,
到江苏物流专线
国际物流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外物流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特别是亚太地区物流业发展速度加快。2003-2008年跨国间物流货运量年均增长8.2%,第三方物流发展尤为迅速,年均增长13.1%。总体上看,现代物流业作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新兴产业,有效连接生产与消费,是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2008年,美国和欧洲第三方物流服务支出分别达到1100亿美元和1750亿美元,各占第三方物流服务支出的22%和35%,未来五年年均增速将达到10%~15%;亚太地区(包括中东地区)第三方物流服务支出175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以18%~23%的速度增长。
2、行业集中度和地域集中度逐步提高。近年来,国际物流业整合步伐加快,物流企业并购、重组频繁,物流资源加速向大型优势物流企业集聚。物流业发展将大幅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扩大市场需求,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制造业、商贸业调整升级和增强整个产业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跨国物流企业不断完善物流网络,面向布局,投资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物流基础设施,强化了跨国物流干线、支线衔接,实现了物流网络高效对接,占据了世界高端物流市场,主导、支配着世界物流业的发展。从地域分布看,物流需求、物流资源和物流服务向物流发展条件优越的大城市集中,大型物流企业以大城市为中心发展多式联运,区域分拨和本地配送变得更加便捷,物流服务效率大幅提高。
3、物流业发展出现一体化趋势。近年来,制造业企业为赢得竞争优势,剥离外包内部物流业务,社会物流需求大幅增加。近年来,郑州现代物流业持续发展,在我省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各大物流企业积极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分拨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业务采取一体化运作,为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有效地满足了社会物流服务需求。传统储运企业在搞好运输、仓储、装卸等传统业务基础上,积极参与工商企业原材料与零配件采购、生产、储运、配送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4、物流业的信息化、化程度逐步提高。为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发达物流企业积极采用物流技术,大力发展集装化、单元化运输,基本实现了物流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海空公铁多式联运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美国率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物流运作的全过程,实现了物流的集成化和便捷化。遵循物流要素向中心城市和大企业逐步集中的规律,在规划布局上充分考虑强化物流资源整合、引导企业集聚发展的需要。据统计,近年来美国因物流领域技术所带来的运输、库存等费用的节约,促使其制造业成本降低了1~2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化加快和市场竞争加剧,预计未来物流业信息化、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着力推动物流业优化升级
1、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鼓励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优化业务流程,专注发展核心业务,实施物流服务外包,扩大社会物流需求,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引导有条件的工商企业组建具备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2008年,美国和欧洲第三方物流服务支出分别达到1100亿美元和1750亿美元,各占第三方物流服务支出的22%和35%,未来五年年均增速将达到10%~15%。支持豫鑫、长通等本土物流企业跨区域发展。推动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
2、引导物流业集聚发展。在国际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内规划建设大型冷链、钢铁、汽车、家电、医药、快递等物流配送中心,强化功能分工与协调配合。鹿特丹和达拉斯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后,周边城市基本失去了成为同类型物流中心的机会。加强对车辆、仓储、流通加工、信息平台等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各种物流资源、物流要素向优势物流企业、物流园区集中。
促进物流业优化升级。引进推广现代物流理念、技术和方法,加快业态提升,重点发展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邮政等行业物流,提高高端物流比重,不断优化物流业结构。推动物流企业并购、联合与战略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从近期看,郑州在国际物流、区域分拨和本地配送三个层面上均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支持运输、仓储、货代等传统物流企业实行功能整合与服务延伸,实施化和多元化经营战略,逐步拓展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物流金融等业务,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加大物流技术设备的改造力度,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物流机械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物流业升级。提高经营商户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新型交易方式,推进现有商品交易市场和物流园区的改造升级。
从竞争手段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很多国际上的物流活动都是在自动化仓库、多式联运等一些物流设施的提升上来提高自身的效率,可以说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物流的很多技术手段是停留在设施能力的提高和设施水平的提高上。城市物流园区主要根据现实物流量大小,考虑未来物流量增长趋势,在更具交通优势的城郊,规划布局适度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疏浚物流通道,引导市区内物流企业、物流设施向物流园区集聚,实现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和集聚规模效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供应链形成以后,更重要的不是单一设施水平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来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也就是说,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的能力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决定了对顾客提供效率、高水平服务的能力。
目前在西方发达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是用多么 高的运输设备和自动化的仓库,而是对顾客的响应能力。而这种响应能力恰恰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而完善的应用方面。(二)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及其他产业联动发展,增强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服务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所以物流竞争已经从原来关注物流设施 水平转向了信息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上。如果没有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就谈不上对顾客的响应能力的提高,就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要把物流通道转化为通道经济
周雷以新疆物流业发展为实例进行了解释。周雷博士认为,新疆经济要发展,一定要设法改变“东西方向有交通,无物流;有通道、无通道经济”的历史;还要改变“南北方向既无交通,也无物流,更谈不上通道经济”的现实,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与中亚、俄罗斯及巴基斯坦经济合作联系更密切,这种局面都要改变。以郑州为,加快建设连接世界、辐射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带动全省发展成为业态、结构优化、辐射区域广、竞争能力强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