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装饰性镀铬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金属制品在大气中腐蚀生锈和美化产品的外观,也常用于非金属材料,常见的是塑料制品。
防护装饰性镀铬大量应用于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家具、办公用品以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防护装饰性镀铬的特点如下:
(1)镀层很薄,厚度只需0.25~0.3μm;
(2)镀铬层对钢铁基体是阴极性镀层,因此必须采用中间镀
银镀金
防护装饰性镀铬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金属制品在大气中腐蚀生锈和美化产品的外观,也常用于非金属材料,常见的是塑料制品。
防护装饰性镀铬大量应用于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家具、办公用品以及日用五金等产品。防护装饰性镀铬的特点如下:
(1)镀层很薄,厚度只需0.25~0.3μm;
(2)镀铬层对钢铁基体是阴极性镀层,因此必须采用中间镀层才能达到足够的防蚀效果:
(3)铬层光滑,光亮美观。
目前,防护装饰性镀铬可分为一般防护装饰性镀铬和高耐蚀性防护装饰性镀铬。前者用普通镀铬溶液,适用于室内环境使用的产品;后者用特殊的工艺条件改变镀铬层结构,从而达到高的耐蚀性,适用于室外较严酷条件下的产品。
在特定条件下,铬层表面的裂纹和孔隙不仅无害,反而能提高整个镀层体系的耐蚀性。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外对
镀铬层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开发了更耐蚀性的微裂纹铬和微孔铬新工艺。
(1)微孔铬 形成微孔铬的是通过光亮镍取得的,即所谓镍封法(Nickel Seal)。在光亮镍中加人一些不溶性的非导体颗粒,如硫酸钡、二氧化硅等,在促进剂的作用下,用压统空气强烈搅拌镀液,使固体颗粒均匀地与镍共沉积。镀铬时,在非导体颗粒上就镀不上铬而形成微孔铬层。这种工艺的关键是如何选择性能良好的促进剂,促进固体颗粒能均匀地分布在镍层中。不溶性非导体颗粒的直径应小于1μm。镍封层厚度为0.5~1.0μm。
(2)微裂纹铬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发了电镀高应力镍产生微裂纹铬新工艺。其方法是在光亮镍上再电镀一薄层(约 1微米)高应力镍,具有很高内应力的镍层,极易形成微裂纹,随后镀铬,铬层就形成微裂纹铬。铬层厚度为0. 25μm国外称为PNS (Pots NickelStrike}工艺。
电镀企业产生的污染物种类很多,有含有重金属和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水,也有很多有毒废气的排放。这些废气如不采取措施治理,会对人类和环污染。本人根据多年的电镀工艺设计的经验,提出一些电镀废气治理的有关建议和措施,为电镀行业废气空制提供技术参考,并对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空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电镀废气概念
1.1 电镀废气种类
根据《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电镀废气的种类主要有、铬酸雾、硫酸雾、氮氧化物、以及氟化物。此外,还有一些含粉尘气体、有机废气、碱往气体。
电镀金提供了优异的导电性,使其成为电极,导电销和PCB电路板元件的的选择之一。金是理想的适用于在广泛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防止强烈的热和腐蚀。
由于其较低的电阻,镀银也经常用于电子元件(铜镀银工艺)。
镀镍是大家常见到的,因为它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同时具有更高的性,镀镍大大增加了产品的使用生命周期。镍可以替代电子中的银,或者可以用作钢的表层,以替代由更昂贵的不锈钢制成的产品。镍还提供了明亮的表面光洁度,并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成半光,全光,沙面等。
在沉积终金属层之前,通常使用镀铜作中间镀层。这种表面光洁度常用于电路板,汽车零件或工业。在终金属沉积之前,将铜添加到零件中也可以提高成品的整体美观性。
如果单一金属不提供所需的性能,也可以共沉积两种或更多种用于电镀合金沉积物的金属。一个例子是由电镀公司提供的铜/锡/锌合金,也称为Tri-Metal或Tri-M3。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