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的检验与修理
活塞环的检验与修理
1)活塞环间隙的检查与修理
①侧隙的检查侧隙(也叫边隙),是指活塞环与环槽平面间(槽内的上下平面间)的间隙。侧隙过大,将影响活塞的密封作用;侧隙过小,将会使活塞环卡死在环槽内。
侧隙的测量是把活塞环放在各自的环槽内,围绕着环槽滚行一周,应能自由滚动,而且
既不松动又不涩滞,用厚薄规
DY550D康明斯伟力发电机组
活塞环的检验与修理
活塞环的检验与修理
1)活塞环间隙的检查与修理
①侧隙的检查侧隙(也叫边隙),是指活塞环与环槽平面间(槽内的上下平面间)的间隙。侧隙过大,将影响活塞的密封作用;侧隙过小,将会使活塞环卡死在环槽内。
侧隙的测量是把活塞环放在各自的环槽内,围绕着环槽滚行一周,应能自由滚动,而且
既不松动又不涩滞,用厚薄规按规定间隙大小测量。
如活塞环侧隙过小,可采用下列方法:将活塞环放在极细的(00号)砂布上研磨,研磨时,砂布应放在平板上,稍涂机油,使环贴紧砂布,细心、均匀地作回转运动;用平板玻璃涂以磨料(金刚砂)及机油,将活塞环平放细磨。如侧隙过大,活塞环将不能使用,要采用加厚的活塞环,但更普遍的方法是更换活塞。这样就破坏了气门与座的密封性和配气定时,从而使内燃机功率下降以及燃油消耗量增加。
背隙的检查背隙(也叫槽隙),是指活塞与活塞环装入汽缸后,活塞环背部与活塞环槽之间的间隙。为了测量方便,通常用活塞环槽的深度与活塞环的厚度之差来表示(可用带深度尺的游标卡尺测量)。活塞环一般应环岸0.2~0.35mm,以免在汽缸内卡住。但是为了进气更充分,排气更干净,进、排气门要提早打开、延迟关闭。如果背隙过小,可将活塞环槽车深。
②开口间隙的检查开口间隙(也叫端隙),是指活塞环装入汽缸后,在活塞环的开口处两端之间的间隙。开口间隙的大小与汽缸直径有关,汽缸直径每100mm,开口间隙为0.25~0.45mm,而且一道环,然后依次减小。若开口间隙过大,汽缸密封不好;若开口间隙过小,活塞环受热膨胀后将卡死在汽缸内。①止推片轴向定位,凸轮轴止推片用螺钉固定在汽缸体上,止推片与正时齿轮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间隙,此间隙的大小通常为0。
检查活塞环的开口间隙,是先把活塞环平正的放在待配的汽缸内,用活塞头部将活塞环推至汽缸的未磨损处(或新汽缸的任何一处),使活塞环平行于汽缸体平面,然后用厚薄规测量其开口处两端之间的间隙。
如果其开口间隙超过规定值过大,则不能使用,必须更换活塞环;若开口间隙过小,可用细锉刀锉环口一端,加以调整,锉时要注意:环口端面要平整,锉后要留有倒角,以防止环外口的锋利边拉坏汽缸,并且要边锉边检查,以防造成开口间隙过大。
2)活塞环漏光度的检查活塞环必须与汽缸壁处处贴合,以便有效地起到密封作用。为此,在选配活塞环时,应进行漏光度的检查。
检查的方法,通常是将活塞环平放在汽缸内,在活塞环下边放一个灯泡,上面放一个板盖住环的内圆'观察环与缸壁之间的漏光缝隙。一般要求是:活塞环漏弧长不超过60。;在环端开口处左右30°范围内不允许漏光。
3)活塞环弹性的检查为了保证活塞环与汽缸的紧密配合,活塞环应有一定的弹性。弹性过大,对汽缸壁产生过大的压力,增加摩擦损失,汽缸壁容易早期磨损;弹性过小,则活塞环在汽缸内就不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容易使汽缸漏气窜油。
活塞环的弹性可在弹性检验器上检验。检验时,将活塞环放在检验器的凹槽内,环的开口向外,然后移动杠杆上的重锤,按规定所需的力,使活塞环的开口间隙压紧至规定尺寸,如果荷重符合技术规定的数据,活塞环的弹力便认为合格。
如果没有检验器,可用新旧对比法,将被检验的旧活塞环与新环上下直立放在一起,在环上施加一定压力。如果被检验的旧活塞环开口相碰,而新活塞环口还有相当间隙时,即表示旧环弹性不够,应予以更换。
4)活塞环的选配内燃机大修时,应按照汽缸的修理尺寸,选用与汽缸、活塞相适应的同级活塞环,不可用大尺寸的活塞环锉小使用,因为,如果选用了较大的活塞环,虽然可将开口处锉去一部分,勉强装入汽缸内,但这样会使活塞环失圆,使活塞环与汽缸壁接触不严密而造成漏气,影响内燃机的正常工作性能。公斤扳手法(比较可靠的方法):用扭力扳手在曲轴后端装飞轮的螺栓处转动,其转动力矩为:3道瓦:2~3kgfm。
活塞环除标准尺寸外,为了适应汽缸修理的需要,其修理加大尺寸与汽缸修理加大尺寸相同,即共有六级加大尺寸,每级加大0.25mm,直至1.5mm,在活塞环端面上都印有活塞环的修理尺寸。也有生产厂家将活塞环开口间隙做小一些,以便装配时调整。
5)活塞环的装配安装活塞环一般采用工具一一活塞环钳,在没有工具的条件下,也可用三块铁片或平口起子安装。有的活塞环采用了不同的断面,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其安装方向。
普通连杆
内燃机的连杆组主要由连杆小头、连杆杆身、连杆大头、连杆盖、连杆轴瓦、连杆衬套和连杆螺栓等部分组成。
①连杆小头连杆小头的结构通常为短圆管形,用来安装活塞销。通常以半径较大的圆弧与杆身圆滑衔接,从而减少过渡处的应力集中。在小头孔中压配有的锡青铜、铝青铜或铁基粉末冶金的薄壁衬套,以减小活塞销的磨损。为了润滑衬套和全浮式活塞销的配合表面,在连杆小头和衬套上方钻孔或铣槽,以收集飞溅下来的油雾。同时,滚轮则迫使从动盘沿箭头方向转动一个角度,直到弹簧的弹力与飞块的离心力相平衡时为止。对采用压力润滑方式的连杆,在杆身中钻有油道,润滑油从曲轴连杆轴颈,经过杆身油道进小头衬套的摩擦表面。
②连杆杆身连杆杆身一般采用“工”字形断面,这是因为在材料断面面积相等的条件下,其抗弯断面模数大,00杆在轻00情况下获得大的结构刚度和强度。
③连杆大头连杆大头是连杆与曲轴连杆轴颈相连接的部分,亦是连杆轴颈的轴承部分。连杆大头一般通过孔心分成两部分,以利于拆装,其中被分开的小部分称为连杆盖(或连杆瓦盖),装配时,这两部分用两个或四个连杆螺栓连接。
连杆螺栓一般用中碳合金钢经精加工调质处理制成。为使连杆轴瓦与大头贴合良好,防止大头剖分面在受力时产生缝隙,连杆螺栓必须具有一定的预紧力。所以各生产厂对螺栓的扭紧力矩都作了详细的规定。装配时,连杆螺栓应按一定次序、对称均匀、分2-3次逐步拧紧,达到规定的扭紧力矩。连杆螺栓紧固后,为防止其松脱,一般采用开口销、铁丝、锁紧片等锁紧。将装、刮配好轴瓦的连杆夹稳在虎钳上,且按规定力矩上好连杆螺栓,用量缸表配合外径千分尺测量出瓦孔直径。当螺纹确加工且合理拧紧时,不加任何锁紧装置,连杆螺栓也不会松动。所以在现代内燃机中,连杆螺栓大多没有特别的锁紧装置。
由于大头孔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在剖分后再组合在一起进行孔的加工。孔加工后必须通过定位装置将大头盖与连杆大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加以固定,以防装配时错位。同时在大头与大头盖的一侧打上配对记号,以免装错。
连杆大头的剖分形式有平切口和斜切口两种。剖分面垂直于连杆杆身中心线的称为平切口。剖分面与杆身中心线倾斜成一定角度(60°~90°,通常成45°)的称为斜切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