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弯、扭的检验
①曲轴弯曲的检验将曲轴的两端放在检验平板上的“v”形架上,以前后端未发生磨损部分为基面(前端以正时齿轮轴颈,后端以装飞轮的突缘)校对中心水平后,用百分表进行测量。测量时,百分表的量头对准曲轴中间的一道(被检验曲轴的主轴颈个数为单数时)或两道(被检验曲轴的主轴颈个数为双数时)曲轴轴颈,用手慢慢转动曲轴一圈后,百分表上所指的大和小的两个读数之差的1/2,
6CTAA83G2康明斯柴油发电机
曲轴弯、扭的检验
①曲轴弯曲的检验将曲轴的两端放在检验平板上的“v”形架上,以前后端未发生磨损部分为基面(前端以正时齿轮轴颈,后端以装飞轮的突缘)校对中心水平后,用百分表进行测量。测量时,百分表的量头对准曲轴中间的一道(被检验曲轴的主轴颈个数为单数时)或两道(被检验曲轴的主轴颈个数为双数时)曲轴轴颈,用手慢慢转动曲轴一圈后,百分表上所指的大和小的两个读数之差的1/2,即为曲轴的弯曲度。③根据柴油机燃烧室的形式和混合气形成方式的不同,喷油泵必须向喷油器供给一定压力的柴油,以获得良好的喷雾质量。
测量时,不可将百分表的量头放在轴颈的中间,而应放在曲颈的一端,否则,由于轴颈不同圆,而对曲轴的弯曲量作出不正确的结论。必须指出,这样测出的结果,因为牵涉到两端轴颈失圆所增加的误差,故为一近似值。因为失圆和弯曲的方向往往并不重合。
弯曲度多用弯曲摆差来表示,弯曲摆差为弯曲度的两倍,其摆差一般不应超过0.10mm。曲轴中间轴颈中心弯曲,如不超过0.05mm时,可不加修整;来自燃油箱的燃油经进油口2进人油水分离器,并从出油口流出至输油泵。如超过0.05~0.10mm时,可以结合轴颈磨削一并予以修正;如超过0.10mm时,则需加以校正。
②曲轴扭转的检验曲轴弯曲检验以后,将连杆轴颈(如1、6或2、5或3、4)转到水平位置,用百分表测出相对应的两个连杆轴颈的高度差,即为扭转度,曲轴的扭转度一般较小,可在修磨曲轴轴颈时予以修正。

气门间隙
发动机工作时,气门、推杆、挺柱等零件因温度升高而伸长。如果在室温下装配时,气门和各传动零件(摇臂、推杆、挺柱)及凸轮轴之间紧密接触,则在热态下,气门势必关闭不严,造成汽缸漏气。开始修刮时,要求重者多刮,轻者少刮或不刮,以便迅速刮出均匀的接触面。为保证气门的密封性,必须在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留适当的间隙,习惯称之为“气门间隙”,并有“冷间隙"与“热间隙”之分。
气门传动组(气门与挺柱或气门与摇臂之间)在常温下装配时必须留有适当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及各传动零件的热膨胀,此间隙称为气门的冷间隙;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热状态下),也需要一定的气门间隙,保证凸轮不作用于气门时,气门能完全密闭。发动机在热态下的气门间隙称为气门的热间隙。凸轮轴与正时齿轮凸轮轴是气门传动组的主要零件,气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主要是由它来控制。
在内燃机使用过程中,由于零件的磨损与变形,气门间隙会逐渐增大,促使进、排气门迟开、早关,导致进、排气的时间变短,进气不足,排气不净,致使内燃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下降,同时使各零件之间的撞击与磨损加剧,噪声增大;内燃机对配气机构及进排气系统的要求是:进入汽缸的新鲜气或可燃混合气要尽可能多,排气要尽可能充分。若气门间隙过小,则会引起气门密封不严而漏气,导致内燃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甚至烧坏气门零件。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调整气门间隙。内燃机的气门间隙一般由制造厂给出,各机型都有具体规定。在常温下(冷间隙),一般进气门间隙在0.20~0.35mm之间,排气门间隙在0.30~0.40mm范围内。有的发动机只规定了冷间隙,此时的冷间隙数值能保证发动机在热机状态下仍有一定的气门间隙。气门传动组(气门与挺柱或气门与摇臂之间)在常温下装配时必须留有适当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及各传动零件的热膨胀,此间隙称为气门的冷间隙。有的发动机则分别规定了冷间隙和热间隙。装配时应将气门间隙调整到规定数值。
调整发动机气门间隙在冷机状态下,气门完全关闭时进行。因为在热机状态下,由于内燃机工作时间的长短不同,其机温也有所差别,气门间隙的大小不好把握。调整时,首先转动曲轴使要调整缸的活塞恰好处于压缩冲程上止点位置,此时,进、排气门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然后用螺钉旋具和厚薄规调整该缸的进、排气门间隙,调整完毕后按同样方法依次调整其他缸。由于新鲜气体(或可燃混合气)和废气流动惯性都很大,虽然进、排气门同时开启,但气流并不互相错位与混合。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是:先松开调整螺钉的锁紧螺母,再旋转调整螺钉,用规定数值的厚薄规插入气门杆与摇臂之间进行测量,使气门间隙符合规定,调整好后再将锁紧螺母拧紧,复查一次,直至气门间隙在规定的范围内。
增压方法
按照驱动增压器所用能量来源的不同,基本的增压方法可分为三类:机械增压系统、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和复合增压系统三类。除了利用上述三种方法来提高汽缸的空气压力外,还有利用进排气管内的气体动力效应来提高汽缸充气效率的惯性增压系统以及利用进排气的压力交换来提高汽缸空气压力的气波增压器。曲轴轴向间隙的检查曲轴轴向间隙也称曲轴的端隙,是指轴承承推端面与轴颈定位轴肩之间的轴向间隙。
(1)机械增压系统
增压器(压气机)由柴油机直接驱动的增压方式称为机械增压系统。它由柴油机的曲轴通过齿轮、皮带或链条等传动装置带动增压器旋转。增压器通常采用离心式压气机或罗茨压气机。空气经压缩提高其压力后,再送入汽缸。
由于机械增压系统压气机所消耗的功率是由曲轴提供的,当增压压力较高时,所耗的驱动功率也会很大,使整机的机械效率下降。因此,机械增压系统通常只适用于增压压力不超过160~170kPa的低增压小功率柴油机。
废气涡轮增压是利用柴油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驱动增压器,将空气压缩后再送入汽缸的一种增压方法。柴油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后,可提高输出功率30%~100%以上,同时还可减少单位功率的质量,缩小外形尺寸,节省原材料,降低燃油消耗率,增大柴油机扭矩,提高载荷能力以及减少排气对大气的污染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高原地区,因气压低、空气稀薄,导致输出功率下降,一般当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m,功率将下降8%~10%。②焊修焊修前,先用气焊火焰在焊补部位加温至350~450℃,再用直径3~4mm的低碳钢电焊条进行电焊焊接。若装设涡轮增压器后,可以恢复原输出功率,其经济效果尤为显著。
喷油泵
喷油泵(又称高压油泵)是柴油机燃油供给系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作用是根据柴油机的工作要求,在规定的时刻将定量的柴油以一定的高压送往喷油器。对喷油泵的基本要求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严格按照规定的供油时刻开始供油,并有一定的供油延续时间。
②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大小供给相应的油量。负荷大时,供油量增多;负荷小时,供油量应相应地减少。
③根据柴油机燃烧室的形式和混合气形成方式的不同,喷油泵必须向喷油器供给一定压力的柴油,以获得良好的喷雾质量。
④供油开始和结束要求迅速干脆,防止供油停止后喷油器滴油或出现不正常喷射,影响喷油器的使用寿命。
对于多缸柴油机的喷油泵,还要求各缸的供油次序应符合选定的发动机发火次序,各缸的供油时刻、供油量和供油压力等参数尽量相同,以保证各缸工作的均匀性。
喷油泵的结构形式很多,按作用原理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四类:柱塞式喷油泵、分配式喷油泵、泵一喷嘴和PT泵。目前,在柴油发电机组中应用广泛的是柱塞式喷油泵。这种喷油泵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