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安装消防安全出口指示标志!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出口标志。所谓消防安全标志,是指由安全色、边框和以图像为主要特征的图形或文字组成的安全标志。出口引导标志主要用于表达火灾相关信息和引导疏散。消防工程安装的紧急出口和疏散引导标志一般安装在靠近出口的门顶或门洞两侧的墙上,便于人们看到,标志下边缘与门上边缘的距离不宜超过30厘米。标志上的箭头指向
消防加盟分公司
浅析如何安装消防安全出口指示标志!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出口标志。所谓消防安全标志,是指由安全色、边框和以图像为主要特征的图形或文字组成的安全标志。出口引导标志主要用于表达火灾相关信息和引导疏散。消防工程安装的紧急出口和疏散引导标志一般安装在靠近出口的门顶或门洞两侧的墙上,便于人们看到,标志下边缘与门上边缘的距离不宜超过30厘米。标志上的箭头指向近的紧急出口。今天消防工程公司带大家了解疏散通道地面或墙上的疏散引导标志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1、消防工程施工时标志设置在地面时,应沿地面走廊中心线布置,两个标志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5m;
2、设置在墙上时,标志牌中心距地面不小于50cm,距标志牌不大于10m;
3、导向标志应连续布置,标志板宽度应大于或等于8cm,长度应大于或等于30cm;
4、连续布置时,导向标志不得超过1m;
5、当标志遇到非疏散门或紧急出口的门时,应在地面连续显示;
6、与疏散标志结合时,疏散标志底边应高出疏散分流标志上边缘5cm。
安全门上应设置“禁止上锁”和“推开”标志。电梯、自动扶梯入口处设置储光警示标志。发生火灾时,不得使用。考虑到节能环保和停电火灾的发生,越来越多的消防出口标志采用蓄光材料。纯稀土自发光材料因其无毒、无性、无电荷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在光照下10分钟,它们可以在黑暗中连续发光超过12小时。发光材料的亮度是硫化锌荧光材料的30-50倍!
水喷雾灭火系统
灭火机理
水喷雾灭火系统通过改变水的物理状态,利用水雾喷头使水从连续的洒水状态转变成不连续的细小水雾滴喷射出来。它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能和良好的灭火性能。
水喷雾的灭火机理主要是表面冷却、窒息、乳化和稀释作用,这四种作用在水雾滴喷射到燃烧物质表面时通常是以几种作用同时发生并实现灭火的。
工作原理
当系统的火灾探测器发现火灾后,自动或手动打开雨淋报警阀组,同时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给报警控制器,并启动消防水泵,通过管网到达水雾喷头,水雾喷头喷水灭火。
统:
1 特等、甲等剧场,翻过15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或礼堂,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5000人的体育场的室内人员休息室与器材间等;
2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展览、商店、餐饮和旅馆建筑以及医院中同样建筑规模的的病房楼、楼和手术部;
3 设置送回风道(管)的集中空气调节系统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办公建筑等;
4 藏书量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
5 大、中型幼儿圈,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老年人建筑;
6 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7 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或地上四层及以上楼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除游泳场所外),设置在首层、二层和三层且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地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除游泳场所外)。

一、气体灭火设备的发展
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同时火也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于是灭火产品应运而生,常言道水火不相容,自动灭火产品的发展也由用供水灭火而来,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惧水类产品的广泛应用,水灭火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火灾中灭火和降低损失两大需求,气体灭火系统的产生为人们解决了这个难题,然而随着人类的认知能力在不断加强,对灭火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气体灭火产品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984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30%,极地上空的中心地带有近95%的臭氧被破坏。由此而形成的「臭氧空洞」和美国国土面积一样大,而且新发现,其面积达到了2100万平方公里。之后另外两位美国的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破坏臭氧的祸首就是氟利昂(氯烃)和海龙(烃)。因此联合国环境署(UNEP)就对臭氧层的保护措施进行了多方协商,1985年3月,根据协商结果形成了保护臭氧层的《日内瓦公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淘汰和限制破坏臭氧的两类烷烃。而且我国也于1991年6月在《维也纳公约》缔约方第二次会议与《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2年8月10日该修正案对我国生效。出于对自然界的保护,我们不得不放弃了安全与灭火效果俱佳的海龙产品。于是各类海龙的替代产品不断出现在市场,而且各种新的灭火产品也逐渐成熟完善。现代灭火技术也由过去的灭火效果和人身安全两个主要考虑因素演变成为今天的「灭火效果、人身安全和保护自然环境」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