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种类
蟋蟀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分类系统得到普遍认可,但大多数分类学家承认蟋蟀为总科,将蟋蟀总科一般分为9~11科,我国蟋蟀总科已知有230种(亚种)隶属于10个科(蚁蟋科、蛉蟋科、蟋蟀科、貌蟋科、癞蟋科、铁蟋科、扩胸蟋科、蛛蟋科、树蟋科、蛣蟋科)。其中蟋蟀科是蟋蟀总科中类群,其下属的油葫芦、斗蟋、棺
食堂灭蚊蝇机构
蟋蟀的种类
蟋蟀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分类系统得到普遍认可,但大多数分类学家承认蟋蟀为总科,将蟋蟀总科一般分为9~11科,我国蟋蟀总科已知有230种(亚种)隶属于10个科(蚁蟋科、蛉蟋科、蟋蟀科、貌蟋科、癞蟋科、铁蟋科、扩胸蟋科、蛛蟋科、树蟋科、蛣蟋科)。其中蟋蟀科是蟋蟀总科中类群,其下属的油葫芦、斗蟋、棺头蟋等也是我们生活中为常见的,同时也是容易造成危害的主要属种。
1.1 黄脸油葫芦(Teleogryllus emma)体长约24毫米。头部圆形,体背黑褐色,有光泽。腹面为黄褐色,头顶黑色,复眼周围及面部橙黄色,两复眼内具橙黄色的倒“八”字形纹。
1.2 迷卡斗蟋(Velarifictorus micado)体长约16毫米,头部宽圆,后头有6条黄色短纵纹,两侧单眼之间具1条中间狭窄两端宽,形似大括号“{”的黄色带,中间单眼处具一小黄斑点。
1.3 石首棺头蟋(Loxoblemmus equestris)体长约12毫米,头部宽圆,后缘有4条黄色短小纵纹,复眼间白色或黄色横带,头前扁,前缘凸并向下倾斜。
1.4 多伊棺头蟋(Loxoblemmus doenitzi)体长约20mm,颜面明显倾斜,雄性颜面向两侧扩展突起,突起超出复眼。
1.5 小素蟋(Mitius minor)体长约10毫米,头部圆,黑色具光泽,无其他纹路,体黑色,前胸背板方形,黑色不具光泽,足黄褐色。
蟋蟀习性简介
蟋蟀科昆虫属于不完全昆虫,一生共三个阶段:卵、若虫、成虫。
每年以卵在土中进行越冬,卵一般产在杂草多而且向阳的田埂或草堆边缘的土壤中,次年5月孵化为若虫,立秋后进入成虫盛期。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枯枝落叶下面及其它较阴暗的地方。常在傍晚前后出来活动,取食时间集中在晚上7-10点。
蟋蟀的危害
1.蟋蟀喜食作物根茎,对幼苗的损害更为严重,往往对玉米、花生、大豆等农作物造成死苗,影响收成。
2.食品工厂、生产车间等乱入的蟋蟀,会带来异物风险,给企业造成损失。
3.临街的商铺由于靠近草坪绿化带,大量的蟋蟀频繁进入商铺内,影响正常经营。
4.进入居民住所,造成噪音滋扰,影响人们生活休息。
防治跳虫的方法
1、孳生环境治理跳虫喜欢潮湿地面的枯叶堆下,球角跳虫喜食蘑菇等菇类,要注意及时清除人居环境区域堆积的枯枝落叶和菇类。清除场所内外的垃圾,尤其不要有积水,防止跳虫的孳生。
2、物理防治跳虫喜食霉菌,而且喜欢湿润的环境,针对室内容易孳生跳虫的场所,如厨房、卧室、客厅、卫生间、下水道等,可以采用干燥、除霉、通风的方法防止跳虫孳生。例如发现霉变食物,及时清理。
3、化学防治3.1 药剂防治之外环境处理
外环境可以采用滞留喷洒的施式,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新类、有机磷类等,可以有效杀灭跳虫,施药时做好个人防护。
3.2 药剂防治之内环境处理
推荐使用拟除虫菊酯类的喷洒剂,对厨房、卫生间、下水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喷洒,喷洒过后不要立马用水冲洗,让药液滞留一段时间,可以有效杀灭跳虫及虫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