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置换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设警戒线,有明显警戒标志,与施工无关人员严禁入内。现场工作人员,应佩戴标志,在现场10米范围内布置警戒区。
2.施工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并明确各自职责。服从指挥,听从分配。
3.现场所有人员严禁吸烟,不得将火种带入现场。
4.在进行氮气置换过程中,置换作业范围10米内,非操作人员
液氮置换施工
氮气置换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设警戒线,有明显警戒标志,与施工无关人员严禁入内。现场工作人员,应佩戴标志,在现场10米范围内布置警戒区。
2.施工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并明确各自职责。服从指挥,听从分配。
3.现场所有人员严禁吸烟,不得将火种带入现场。
4.在进行氮气置换过程中,置换作业范围10米内,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
5.液氮纯度在99.99%以上,且其它腐蚀性组分符合要求;
6.注氮进口氮气温度保持在5℃以上。
7.不要触摸液氮低温管线,严格检漏防止dong伤。
8.保持现场通风、防止液氮大量泄漏造成缺氧窒息。
9.作好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记录。
10.如施工现场已经进入天然qi,施工设备应停滞在安全距离以外,
氮气置换目的:
为防止氨空气混和后发生事故,需将系统中空气用惰性气体氮气置换至安全水平, 使其浓度降至其事故浓度15.7%(体积浓度15.7%=V氨/V总)以下。
高浓度的氨对人体具有危害,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及肺充血、出血等。因此,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置换,将氨浓 度降至30ppm(体积浓度为百万分之30=V氨/V)以下,以确保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氨系统初次投运或检修后投运,应将系统内空气置换为氮气,目标是使氨系统内氧 气浓度3%
注氮温度和注氮速度的控制 一般情况,注氮施工采用自然吸热气化蒸发器设备,在环境条件确定和蒸发器的蒸发量确定的条件后,注氮温度和注氮速度成反比。既可以保证注氮温度,又可以保证注氮速度。氮气置换过程中,在各个检测口处定时进行检测,以确定氮气置换进度,检测时间根据现场情况确定。被置换管道内的气体分为:空气段、空气和氮气混合段、氮气段。在进行氮气置换空气时,检测方法是在置换末端进行氧含量检测。在推进置换中当氧含量检测仪检测到的氧含量由21%下降时,表示空气和氮气混合段到来;氧含量降低到2%以下时表示氮气段到来,氮气置换合格,此时可关闭进气和放空阀。
液氮罐在使用过程中,每天应随时检查罐子的使用情况,在液氮罐内有液氮的前提下,发现液氮罐瓶盖上和上部有水珠或结霜情况,说明液氮罐质量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
在液氮罐瓶盖上和上部无水珠或结霜现象时,用手触摸外壳,感觉上部冷,下部热,说明液氮罐质量有一些问题,即液氮日增损较大,应注意观察,防止液氮耗损完后,所贮存的物质损坏,必要时,停止使用;若上下温度一致,说明罐子质量没有问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