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水肥一体化的优势:
与传统
大棚文丘施肥器安装
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水肥一体化的优势:
与传统灌溉施肥措施相比: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提高水肥利用率,保证水分、养分均衡供应每棵作物,从而省水省肥,降低用量,使农产品更加安全。以葡萄为例,采用水肥一体化后需水5-10m3/亩,比传统漫灌节水30%-40%;
葡萄通过开沟回填方式常年需使用复合肥100kg/亩,钾肥20kg/亩,二铵30kg/亩,而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方式后仅使用液体肥55kg/亩。惠生园生态农场常规浇水施肥需要8个工人6天干完,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每次浇水施肥仅1个工人2天干完,比常规节省人工90%以上。
关于印发《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指出,为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推动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水肥一体化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节水型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果园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01 设备成本较高,技术研发滞后
相较于低廉的灌溉用水,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所需建造的灌溉施肥设备成本较高,对于小型果园和散户而言压力较大。另外,灌溉设备管道过细,易被矿物质和有机物堵塞,对于肥料的水溶性要求较高。目前,高水溶性肥料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品种少且价格高,高投入限制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相关设备与技术的研发,以期降低前期资金投入。另外,要将灌溉施肥设备和水溶性肥有机结合,相互对接,在研发设备的同时推进水溶性肥料的多样化和功能综合化。
02 技术人员匮乏,普及度不高
水肥一体化技术并不是简单的灌溉施肥技术,还涉及信息技术、植物营养、农田水利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具体实施时,安装、管理、后期维护也有严格的要求,需经过相应的培训指导才能正确应用。另外,大部分果农观念落后,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弱,这限制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因此,需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宣传与指导力度,改变果农落后的观念,普及水肥一体化技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