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孔
现象:在冲孔桩施工过程中也经常存在偏孔问题。在冲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斜坡岩面),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冲进或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冲进时,扩孔较大处锤头摆动偏向一方时,冲孔桩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时,皆有可能发生偏孔。
处理方法:
(1)安装冲孔桩机时要使底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锤头的钢丝绳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
附近学振动锤技能培训
偏孔
现象:在冲孔桩施工过程中也经常存在偏孔问题。在冲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斜坡岩面),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冲进或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冲进时,扩孔较大处锤头摆动偏向一方时,冲孔桩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时,皆有可能发生偏孔。
处理方法:
(1)安装冲孔桩机时要使底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锤头的钢丝绳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当发现锤头冲击不稳时(左右摆动)应停止冲击,查看是否是发生偏孔,如果发生偏孔及时处理;
(3)当发现有偏孔时先查明偏孔原因及偏孔的大小,如果是由于锤头冲击到孤石或探头石(斜坡岩面)时要及时向孔内回填石头,回填到高处岩面1m时在冲击
常见质量问题
(1)测量放线中出现错误,这种错误会令整个建筑出现错误或者令桩基出现较大的偏差。
(2)单桩承载力不满足建筑桩基设计标准。
(3)桩体倾斜过大。
(4)预制桩的接头发生断离。
(5)灌桩的过程中所引发的的断桩事故。
(6)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桩位具有过大的偏差。
(7)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或者操作引发的桩体出现夹泥、离析及强度不达标等问题。
(8)标高不足。
▌处理措施
补沉法
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
补桩法补桩法
就是在会同设计、监理以及业主的意见,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补桩方案进行补打,但此种方法投资大、工期长,很难被各方共同认可。
补送结合法
采用分节连接的方式将桩打入基础中时,若桩体质量不达标,那么在进行沉入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使得连节点脱开,这时对于桩基的处理就可以采用补送结合的方式。
对于有疑点的桩,应当进行复打,令该桩下沉,这就可以令脱节的桩连接再次顶紧,令接头具有竖向承载力;可以进行补桩,适当的补进一些完整的桩,使得基础不但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同时还能够提高建筑基础的荷载。
纠偏法
若是在打桩过程中发现桩身出现倾斜并且桩长不长,且完好并未断裂,或由于基坑的开挖而导致的桩身出现倾斜但是桩体仍旧完整的,可以对桩身进行局部挖开,然后使用千斤顶对桩身进行纠偏。

如何保证桥墩砼的浇筑质量?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砼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2)钢筋的保护层偏薄。
3)分层印迹明显。
4)砼表面出现水纹。
2、原因分析:
1)使用水泥品种不合适。
2)材料级配发生了变化,致使坍落度变化较大。
3)当桥墩的高度超过2m时,由于未设置串筒致使砼发生离析,振捣时漏振或过振。
4)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不当。
5)两层浇筑时间间隔过长,或振捣时振捣棒未深入到下层砼中,致使两层砼未结合好。
3、预防措施:
1)勿用矿渣水泥,因为使用矿渣水泥后,砼表面易出现水纹。
2)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保证砼的和易性。
3)当桥墩的高度超过2m时,在浇筑砼时要设置串筒,或泵送砼接串筒至分层浇筑部位。
4)分层浇筑振捣的厚度一般每30cm一层,振捣时振捣棒应深入下层5cm左右,不可超厚,否则振捣效果不好。砼应该连续浇筑,两层之间的浇筑不可间隔时间过长。
5)钢筋保护层的垫块要沿钢筋笼四周均匀设置。
6)使用整体模板,尽量减少接缝,接缝时垫海绵条或橡胶条并紧固密封。
4、处理措施:
当蜂窝面积较小时,可在拆模后及时用高标号砂浆进行处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