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太阳能光伏组件将直射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光伏组过直流汇流箱并联接入直流配电柜,汇流后接入逆变器直流输入端,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逆变器交流输出端接入交流配电柜,经交流
光伏电站运维
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太阳能光伏组件将直射太阳光转化为直流电,光伏组过直流汇流箱并联接入直流配电柜,汇流后接入逆变器直流输入端,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逆变器交流输出端接入交流配电柜,经交流配电柜直接并入用户侧。
2002年,有关部门启动“送电到乡工程”,在西部七省区的近800个无电乡所在地安装光伏电站,该项目拉动了我国光伏工业发展。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太阳电池的累计装机已经达到6.5万千瓦。光伏发电的优点是较少受地域限制,因为阳光普照大地;光伏系统还具有、无噪声、低污染、无需消耗燃料和架设输电线路即可就地发电供电及建设周期短的优点。
系统分类
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独立光伏系统和并网光伏系统。采用独立光伏电站包括边远地区的村庄供电系统,太阳能户用电源系统,通信信号电源、阴极保护、太阳能路灯等各种带有蓄电池的可以独立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带有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具有可调度性,可以根据需要并入或退出电网,还具有备用电源的功能,当电网因故停电时可紧急供电。带有蓄电池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常常安装在居民建筑;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不具备可调度性和备用电源的功能,一般安装在较大型的系统上。
减少遮挡损失
光伏系统中存在的微乎其微的树荫及电线阴影,可导致电站发电量降低约20-30%。而在较新发布的一个家用光伏巡检报告中显示,52.6%的电站存在着遮挡情况,而这些被遮挡的电站中外物遮挡占比46.4%,电站自身遮挡占比53.6%。
半片组件凭借其特殊的并串结构,可以使组件在纵向排布提高支架与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减少阴影遮挡造成的发电量损失。在阴影遮挡和组件边沿积灰情况下,半片技术可将发电量损失较多减少3/4;尤其是在全宽向遮挡情况下,常规组件输出功率几乎为零,而半片组件得益于内部电路设计,仍然保有一半左右的输出功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