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观测暗黑的树林中时,特别是一部分的视野在光亮中,大物镜有助于分辩暗光部分物体细节。较后一种情况,是在黄昏,黎明等光线不好的条件下。尽管这种条件在别的地方往往被当作大口径望远镜的主要优势,其实却是较不常碰到的。在中等距离上,好的 23mm 望远镜表现和 50mm 望远镜差不多,大口径望远镜的优势只是体现在: 50mm 的望远镜可以在黎明时候早观测 5-10 分钟,黄昏时能够多
观靶望远镜
当你观测暗黑的树林中时,特别是一部分的视野在光亮中,大物镜有助于分辩暗光部分物体细节。较后一种情况,是在黄昏,黎明等光线不好的条件下。尽管这种条件在别的地方往往被当作大口径望远镜的主要优势,其实却是较不常碰到的。在中等距离上,好的 23mm 望远镜表现和 50mm 望远镜差不多,大口径望远镜的优势只是体现在: 50mm 的望远镜可以在黎明时候早观测 5-10 分钟,黄昏时能够多观测 5-10 分钟,或者可以在稍远一点的距离上观测到同样的细节。对于手持望远镜的倍数(7-10 倍)来说,大于 50mm 的物镜口径已经很难提供更多的细节了。

观鸟镜镜身材料:机型会采用铝镁合金来制造镜身,牢靠轻便,当然价格不菲。还有些机型会采用复合材料来制造,我一般更相信金属的持久性,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这些新材料的寿命到底有多久,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常见的机身都是用铝合金制造的,既便宜又牢靠,看在价格的份上,就不必在意重量比铝镁合金重了那么一点点了。还有很多的镜身采用塑料制造,或者是用薄铁皮卷成,价格更便宜,但是寿命就更低了,不建议购买

观鸟镜的设计能大大提高观测的方便性。在没有辅助瞄准装置的单筒镜上可加装一个瞄准,用橡皮筋固定,也是一个不错的权宜之计。 斜筒VS直筒:一般建议选斜筒作为观鸟镜,因为平视的时候用斜筒观测,人的脖子感觉是较舒适的。如果用直筒,必须把三脚架伸到更高的位置才能够得着眼睛,这会降低三脚架的稳定性。不过直筒比较适合连接小数码拍鸟,因为视线和望远镜的指向是一致的
调焦类型:观鸟和普通观景不同,尤其是观林鸟,鸟与人的距离是忽远忽近。需要采用调焦才能适应被观察物距离的变化。另外调焦阻尼也要适中,对于观鸟这种需要频繁调焦的场合,过紧的调焦阻尼,会让手指酸疼。防水和防震:观鸟活动往往都在户外进行,观察环境多变,较好选防浸水的双筒镜,这样才能使镜子内部保持密封干燥,不起雾不长霉。对于表面包胶的双筒镜,不但防震效果好,握持起来也更舒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