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鹅副粘病毒病:该病1998年以来,在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均有发生,我省近年来多在以上地方引进种蛋或鹅雏,造成该病的蔓延流行。该病侵害各种年龄的鹅,成鹅后,除外,其产蛋降低,损失很大。天气好可放牧,饲料以青料占70~80%,配合料占20~30%为宜。主要病变在消化道。病鹅出现下痢,初期拉灰白色稀便,加重后拉水样稀粪,带有暗红、黄、绿色或墨绿色。后期病鹅表现扭颈、转圈、仰头
杂交鹅雏出售
5、鹅副粘病毒病:该病1998年以来,在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均有发生,我省近年来多在以上地方引进种蛋或鹅雏,造成该病的蔓延流行。该病侵害各种年龄的鹅,成鹅后,除外,其产蛋降低,损失很大。天气好可放牧,饲料以青料占70~80%,配合料占20~30%为宜。主要病变在消化道。病鹅出现下痢,初期拉灰白色稀便,加重后拉水样稀粪,带有暗红、黄、绿色或墨绿色。后期病鹅表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特别在饮水时更明显。肝肿大、淤血,有大小不等坏死灶;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灶。消化道黏膜有溃疡灶。
防治:(1)适时注射,是控制本病的关键。特别在入冬前和产蛋前15天分别注射,可有效预防本病。(2)对病鹅要及时隔离处杀,场舍严格消毒。病的初期,可用高免,其效果较好。(3)应用抗病毒物治效果不明显。
根据我省鹅群疾病的发生特点和流行规律,结合现地应用效果观察,建议使用以下程序(供参考)。
1、1日龄内注射鹅三联高免。
2、5—10日龄再次注射鹅。
3、12—15日龄注射小鹅瘟——雏鹅新型病毒性二联苗。
4、25—30日龄注射鹅副粘病毒。
5、35—45日龄注射大肠——苗二联苗。
6、45日龄注射。
7、4—5月龄注射
近年来,随着肉鹅收购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效益十分看好,于是农村掀起了利用草地牧养肉鹅的热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实际生产中在饲养、管理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导致生产效益不高。5米左右)或利用附近鱼塘、河、湖,每天上午8--9时,下午3--4时下水洗浴。在此,笔者把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加以分析,希望对利用草地牧养肉鹅者有所帮助。
1 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差
目前农村90%鹅雏繁育主要是一些农户利用家庭条件就地繁育,种蛋也是自附近乡村的农户家中收购后再集中孵化,由于这些孵化场所收购的种蛋不卫生,消毒不严格,收购种蛋品种不一,造成鹅雏品种差、品种杂,且多退化的品种,易得病,影响效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