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萃取柱的尺寸选择
理想的固相萃取柱类型应该是内径和长度均较大。柱长加大,相应的塔板数则高,柱内径较大,进样后样品的原点则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较薄),分离度变大。缺点是采用内径较大的萃取柱需较多的硅胶和溶剂,增加实验成本。现在常用萃取柱直径与长度比一般在1∶5~1∶10,固定相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萃取柱较短内径较小,相应的塔板数则低,进样后样品的原点则大
c18固相萃取柱价格
固相萃取柱的尺寸选择
理想的固相萃取柱类型应该是内径和长度均较大。柱长加大,相应的塔板数则高,柱内径较大,进样后样品的原点则小(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较薄),分离度变大。缺点是采用内径较大的萃取柱需较多的硅胶和溶剂,增加实验成本。现在常用萃取柱直径与长度比一般在1∶5~1∶10,固定相硅胶量是样品量的30~40倍。萃取柱较短内径较小,相应的塔板数则低,进样后样品的原点则大(反映在柱子上就是样品层较厚,样品层在固相萃取柱内小于0.5cm,各组分较容易完全分离),分离度变小。
如果所需组分和杂质分离度较大(所需组分分离度R>1),使用硅胶较少、内径较小的萃取柱(例如200毫克的样品,用2cm×20cm的柱子);如果所需组和杂质分离度较小(所需组分分离度R<1),可以加大萃取柱内径,也可使用极性较小的淋洗剂等。
固相萃取柱介绍
固相萃取(SPE)是一种用途广泛而且越来越受欢迎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建立在传统的液-液萃取(LLE) 基础之上,结合物质相互作用的相似相溶机理和目前广泛应用的HPLC、GC中的固定相基本知识逐渐发展起来的。SPE具有溶剂用量少、便捷、安全、有效等特点。SPE根据其相似相溶机理可分为四种:反相SPE、正相SPE、离子交换SPE、吸附SPE。
固相萃取与液相色谱有什么区别
首先,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在分析型HPLC中,人们追求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开。相邻的两个组分峰能够达到基线分离,也就是达到分离度a≥1.2。同时,要求色谱柱的柱效要高,以便得到尖锐的、符合高斯分布的色谱峰。这样无论是对组分进行定性分析,还是定量分析的准确性都高。然而,在固相萃取中,人们关心的是将目标化合物从复杂的样品基质中分离出来;将干扰分析、对分析仪器造成伤害的杂质尽可能地除去;将目标化合物浓缩到适当的浓度,以便分析仪器能够有效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