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源不足的解决办法
1、反应池进水不全部进入厌氧区,而是部分进入缺氧区,以保证缺氧区反硝化有充足碳源;2、二沉池部分回流污泥进入反应池的缺氧区,为反硝化补充碳源;3、采用食品厂、造纸厂等某些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为外加碳源等措施;4、直接投加外部碳源。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着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生物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碳源在厌氧环境下,有机物通过发酵得到
复合碳源厂
碳源不足的解决办法
1、反应池进水不全部进入厌氧区,而是部分进入缺氧区,以保证缺氧区反硝化有充足碳源;2、二沉池部分回流污泥进入反应池的缺氧区,为反硝化补充碳源;3、采用食品厂、造纸厂等某些高浓度有机废水作为外加碳源等措施;4、直接投加外部碳源。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着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生物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碳源在厌氧环境下,有机物通过发酵得到乙1酸盐和丙酸盐,同时将挥发性脂肪酸转化成PAH,并伴随着正磷盐的释放。解决碳源不足的问题,通常有利用内部碳源和投加外部碳源两种办法。
碳元素对植物的重要性在于提高作物上,这里不多做赘述,主要我们来分析一下对于土壤的影响,首先说一个现实,我们的老祖宗在还没有氮磷钾等化学肥料种地的时候,都是秸杆还田或者施用农家粪,土壤碳含量很高,也就是说土壤肥力好,但是其中的营养元素少,所以在一开始化学肥料出来以后,在高碳含量的肥沃土壤上,增加了施肥量,我们的作物得到了高产,但是由于对碳的认知不足,不懂碳的重要性,不懂培肥地力,一惯依赖化肥和药造成了我们整整30年对耕地土壤进行碳掠夺:千百年来由我们的先辈用堆肥和秸秆还田形成的土壤中的碳库(有机质),在我们30年的化学种植模式中消耗一空!直观的土壤问题就是很好的例子,现在的土壤板结非常的严重,透气性差,土壤生物,包括有益菌、蚯蚓等有益生物严重下降,可以说土壤板结的罪魁祸首不是化肥而是——有机质匮乏。此外,在生化系统脱氮处理中,除了碳源很重要,相应地添加激1活菌也有利于提高生化处理能力,减少水处理成本。时至今日,我国耕地平均有机质含量只有2.08%,而且还在以每年0.05个百分点下滑,此势头若不遏止,再过20年我国大部分耕地有机质含量将下降到危线——1%以下,在这样的地力条件下,我们想生产的优良果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与劳动力。
污水处理中的碳源如何选择?
广泛认为乙醇做为外碳源具备运作花费低和淤泥生产量小的优势。当的碳源不足时,亚就会积累。为碳源的反硝化速率是葡萄糖为碳源的3倍,碳氮比(化学需氧量:氨氮)为2.8 ~ 3.2。
根据目前的研究,当碳氮比> 5时,作为碳源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但它有三个缺点:
①做为有机化学,成本费相对性较高;
(2)响应时间慢,不能被所有微生物使用。加入后,需要一定的适应期,直至完全富集,充分发挥其全部作用,用于污水处理厂紧急碳源加入时效果不佳。
③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长期以为碳源,对尾水的排出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