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泥阀在内循环式电絮凝膜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应用
排泥阀在内循环式电絮凝膜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应用
在人类各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伴随着各种有毒有害的污染物的出现,其产生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进入水体环境中后必然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必须加以有效处理。
絮凝是水处理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物理化学操作过程之一,该技术可以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脱稳,使小颗粒物并聚成
活塞式排泥阀优点
排泥阀在内循环式电絮凝膜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应用
排泥阀在内循环式电絮凝膜废水处理装置中的应用
在人类各类生活与生产活动,伴随着各种有毒有害的污染物的出现,其产生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进入水体环境中后必然会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必须加以有效处理。
絮凝是水处理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物理化学操作过程之一,该技术可以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脱稳,使小颗粒物并聚成大颗粒物,再通过离心、沉降或过滤方式将大颗粒物除去。但在目前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其可接受程度正逐渐变小,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如需要大量昂贵的化学试剂,絮凝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如果不经过排泥阀妥善处理,还会产生二次污染。通过化学和电学途径而形成的电絮凝技术可以较好地克服这些问题,电絮凝技术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以铝、铁等金属为阳极而被溶蚀,产生Al3+、Fe3+等离子,再经过水解、聚合及亚铁的氧化过程,并生产各种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以至氢氧化物,使废水中污染物凝聚,另外,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泳动而脱稳聚沉,同时由于阳极的氧化作用和阴极的还原作用,能去除水中多种污染物。气孔1连接气源相连,气孔3与大气相连,气孔4与排泥阀下腔气孔用软管连接,气孔5用减压排气调节钮与大气相连。但是脱稳聚集后的形成的絮状物需要通过离心、沉降或过滤方式进一步分离,如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分离。如将排泥阀直接安装在中空纤维膜组件中,通过离心泵循环,虽然能实现絮状物和清水的分离,但电极板和分离膜之间距离非常近,金属阳极产生的部分Al3+、Fe3+等离子经水解后,其粒径非常小,还来不及生产羟基络合物,在离心泵压力驱动作用下容易进入膜孔产生堵塞作用,产生严重的膜污染,当然可以通过提高膜面速度加以减缓,但其代价就是增加能耗;另外,由于金属阳极必须定期更换,则要打开膜壳,其劳动强度较大。又如我公司公开了一种超声、磁场、脉冲电絮凝和膜复合处理废水的方法及装置,采用了5台水泵和排泥阀,其能耗非常高,膜过滤为死端模式,膜面滤饼形成后清水流出速度非常低,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本文来源于大才阀门
膜片式快开排泥阀易堵及其电磁阀频繁故障的解决办法
膜片式快开排泥阀易堵及其电磁阀频繁故障的解决办法
膜片式快开排泥阀易堵我们可以通过排泥阀阀板的开启高度改造来解决;其电磁阀频繁故障是由于压缩空气管道内出现杂质,如果管道经吹扫后电磁阀被堵现象仍然存在,可通过在进气主管道上安装空气过滤器和机油润滑器。
一、排泥阀阀板的开启高度改造
《膜片式快开排泥阀》(CJ/T196-2004)城镇建设行业标准4.1条规定:阀板的开启高度不小于公称通径的1/2。按照规定,新区制水厂所用的DN150排泥阀阀板的开启高度不应小于 75mm。经分析主要的结冰原因为冬季户外气温较低,污泥池及浓缩池上清液中含有大量的浮渣和浮泥,比较粘稠,流动性较差,极容易结冰。为解决排泥阀阀板的开启高度过大所产生的水锤,我们对排泥阀进行了改造,改造前如图2 所示,限位杆控制阀板开启高度为20mm,球阀常开,与大气相通。改造后如图3 所示,取消了限位杆,阀板开启高度为75mm,球阀常闭。将电磁阀气孔2与排泥阀上腔顶部气孔用软管连接。气孔1连接气源相连,气孔3与大气相连,气孔4与排泥阀下腔气孔用软管连接,气孔5用减压排气调节钮与大气相连。
当电磁阀失电时,气孔1与气孔2通道打开,排泥阀上腔进气;气孔4与气孔5通道打开,排泥阀下腔内气体排入大气;气孔3处于关闭状态。排泥阀减速关闭,水锤消除。每年都要至少两次停水清除沉淀区淤泥,影响正常生产,用水居民反映强烈。这是由于气孔5安装了减压排气调节钮,排泥阀阀板不会迅速落下,同时上腔进气保证了排泥阀阀板的一次性关闭,不会上下跳动。
当电磁阀得电时,气孔1与气孔4通道打开,排泥阀下腔进气;气孔2与气孔3通道打开, 排泥阀上腔内气体排入大气;气孔 5 处于关闭状态。排泥阀迅速开启。
改造后排泥阀经常因小杂物而堵的问题;解决了排泥阀震动大或排泥停不下来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排泥自动化,排泥运行的控制方法是通过PLC模块的整定,使排泥阀开启间隔时间、排泥时间设定为所需数值;减少了压缩空气的消耗;改造费用低。
二、压缩空气管道改造
1、电磁阀频繁故障是由于压缩空气管道内出现杂质,管道经吹扫后电磁阀被堵现象仍然存在,通过在进气主管道上安装空气过滤器和机油润滑器后效果显著,运行至今未出现电磁阀被堵现象。
2、为了防止排泥阀阀板的开启高度过大,在进气主管道上安装压气减压阀,将进气压力由 0.7MPa降至0.20MPa,这样即保证了阀板开启度,又完全消除了水锤以及对排泥阀皮膜地损伤,真正实现了排泥阀的“零故障”运行

供水系统中排泥阀的运行参数探讨
供水系统中排泥阀的运行参数探讨
公司生产的程控多项排泥阀是在供水系统中应用,在改造完成的絮凝池中起到了关键的保障作用。 其排泥周期与排泥时间应该是多少,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尽快找准问题所在,修复排泥阀,确保生产正常运转,必须了解排泥阀构造的原理,才能对症下药,保证畅通。排泥周期如果设定得过长,排泥时间过短,会使絮凝池池底严重积泥,水流通道变小,降低絮凝池的工作效率;反之如果周期设定得过短,排泥时间过长,生产自耗就会增大,装置自用水率就会提高,同样降低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我们在现场进行了数百次试验,摸索出在不同季节的排泥时间和周期,使絮凝池达到运行的状态。反应初期,处于混合阶段,水流速度快,积泥不易沉降。我也曾焊制加长钢筋开启工具,由于离地面太高,不便于使劲,一不小心还有可能栽倒到煤泥池内,不但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安全也没有保障,更不便于管理污水站。反应后期,流速减缓,有较大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