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声罩的设计应考虑下述几项基本要求:
(1)隔声罩的罩壁应具有足够的隔声量,以隔断空气声的传播,同时又要减少罩内混响声和防止固体声的传递。
(2)尽可能减少在罩壁上开孔。对于必需的开孔以及罩壁的构件相接处的缝隙,要采取密封措施,以减少漏声。
(3)由于罩内声源机器设备的散热,可能导致罩内温度升高,对此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散热措施。
(4)要考
隔声罩设计
隔声罩的设计应考虑下述几项基本要求:
(1)隔声罩的罩壁应具有足够的隔声量,以隔断空气声的传播,同时又要减少罩内混响声和防止固体声的传递。
(2)尽可能减少在罩壁上开孔。对于必需的开孔以及罩壁的构件相接处的缝隙,要采取密封措施,以减少漏声。
(3)由于罩内声源机器设备的散热,可能导致罩内温度升高,对此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散热措施。
(4)要考虑声源机器设备操作、维修方便的要求。在可能情况下,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设置进出门、观察窗、手孔、活动盖板或可移动、可组装式的罩壳,以便接近机器,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并进行操作与维修。
隔声罩的应用相当广,风机、热泵、各类声源设备等等很多声源治理会应用到这个声学产品。它主要的设计原理是从声波的传播路径上对噪声进行治理。由于每种声源设备的外部尺寸、通风散热等要求不径相同,因此往往它需要根据现场声源情况设计加工。
隔声罩的作用原理是将噪声源封闭在一个小空间内,以减小它对外辐射噪声的一种围护结构。因此,隔声罩的整体结构必须根据声源设备的结构进行设计,并没有特别固定的外形或结构。
一般来说需要设计时采用质轻、隔声性能好的复合结构,隔声罩内也必须附加吸声系数高的吸声内衬等等。根据一些特殊设备的工作特性,也会采用如隔振器、双层密封结构、带通风口结构、加吸声材料的通风管结构、刚性密封结构等等。
隔声罩是用插入损失IL评价它的降噪效果的,一般固定全封闭型的隔声罩的插入损失约为30-40dB;活动全封闭型为15-30dB;局部封闭型约为10-20dB,带通风散热消声器的则约为15-25dB。注意这里指的是插入损失(IL),而不是传声损失(TL)。

我们所期待的声屏障的减噪效果就在“声影区”的范围内。与光影区相比较,由于声波波长比光波波长大的多,因此,这种“声影区”的边界并不明显,经过屏障边缘之外,声源发出来的声波可以直接到达的范围,叫做“亮区”。从亮区到声影区之间还有一小段“过渡区”。位于“声影区”内的噪声级未设置声屏障时的噪声级,这就是声屏障降噪的基本原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