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是空调系统的核心,也是其制冷效果的关键决定因素,据测试证明,当空调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时候,保证制冷剂出冷凝器的压力为19kgf/cm2左右,温度保证在过冷度为3-5℃,制冷效果和制冷系数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要确保冷凝器始终保持这样状态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清洁、整理冷凝器翅片,保证冷凝器翅片洁净,排列整齐;还要检查风机安装是否紧固、风机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响,风机扇
碳化硅降膜蒸发器供应
冷凝器是空调系统的核心,也是其制冷效果的关键决定因素,据测试证明,当空调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时候,保证制冷剂出冷凝器的压力为19kgf/cm2左右,温度保证在过冷度为3-5℃,制冷效果和制冷系数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要确保冷凝器始终保持这样状态并不容易,不仅需要清洁、整理冷凝器翅片,保证冷凝器翅片洁净,排列整齐;还要检查风机安装是否紧固、风机运行是否平稳、有无异响,风机扇叶是否完好;同时还要检测风机转速、风速风量是否符合标准等等。
当然,检测风机压力继电器是否正常,绕组阻值、工作电流、风机绝缘性能等也是工作重点。上述这任何一项检修内容都有相应的操作方式,而这么做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是冷凝器发挥良好的制冷效果。
冷凝器的外形呈圆柱状,其内部是由两张平行的钢板在卷板机上卷制成具有两个螺旋通道的螺旋体,螺旋通道上下端分别用顶盖和底盖封死。两个螺旋通道是完全分开的,其中一个为冷却水通道,冷却水由周边的进水口流入,沿螺旋通道至中心部顶端流出;另一个为制冷剂通道,制冷剂蒸汽由螺旋中心部位的上方进入冷凝器,通过问壁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凝结成的液体汇集于制冷剂螺旋通道的底部,用几根支管与集管连接,再由集管导出流往储液器。堵塞现象大多是系统内的异物造成,可以采用高压氮气进行吹污疏通或者更换新的部件。
这种冷凝器是由轻化工部门的热交换器经改进后引入制冷装置中的,目前用的还不普遍,这类冷凝器一般还要用风机迫使空气经过散热片并把热带走,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从而完成制冷循环。两个螺旋通道是完全分开的,其中一个为冷却水通道,冷却水由周边的进水口流入,沿螺旋通道至中心部顶端流出。
冷凝器和冷却器在设计时的区别主要有三点,第1点,在于有无相变,第二点,在于传热系数的不同,第三在于串联换热器
1、冷凝器是会将气相进行冷凝变相为液相,冷却器冷却水只是冷却,没有相变化,只是单纯的温度变化;另外他们用的冷却介质也不太一样。用途也有不同,冷却器是用来冷却物料的,无相变。冷凝器是用来使气相降温、冷凝的,有相变。
2、一般来说,由于冷凝过程传热膜系数要远远大于无相变的冷却过程,冷凝器的总传热系数一般要比单纯冷却过程大的多,有时要大一个数量级。冷凝器一般是用来把气体冷却成液体,冷凝器一般外壳会很热,而冷却器概念比较广,主要是指把热的冷媒介质转换成室温或者是更低一点的温度的一种换热设备。套一根或数根直径较小的铜管(光滑管或低肋管)然后根据机组安排的要求弯制成圆形或U形螺旋型式。
3、一般情况下,大口进小口出的就是冷凝器,口径相同的一般都是冷却器,这从器械形状很容易可以看出。另外,碰到两个换热器串联的情况,在质量流率相同的情况之下,由于潜热远高于显热,换热器型式相同情况下,换热面积较大的为冷凝器,即较大的那个应该就是冷凝器。另一种方式则是为冷凝器加设换热器旁通管,尤其是当冷热介质流量比较大时,这样有助于减少进入换热器流量,降低阻力。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