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虫的形态特征及分类
基于Deharveng(2004)和Soto-Admes(2008)的跳虫分类系统,弹尾纲下只有1目,即弹尾目。共分为4目:长角目Entomobryomorpha、原目Poduromorpha、短角目Neelipleona、愈腹目Symphypleona。
跳虫有4种基本类型:①原跳型(原目),体长形,弹器退化,触角短粗,
医院灭蚊蝇联系方式
跳虫的形态特征及分类
基于Deharveng(2004)和Soto-Admes(2008)的跳虫分类系统,弹尾纲下只有1目,即弹尾目。共分为4目:长角目Entomobryomorpha、原目Poduromorpha、短角目Neelipleona、愈腹目Symphypleona。
跳虫有4种基本类型:①原跳型(原目),体长形,弹器退化,触角短粗,长度与头相近,各体节无大的差异,体毛简单;②长角跳型(长角目),体长形,弹器发达,触角极长,通常为头的4-5倍,有的末端1或2节又分亚节,体密被毛或鳞片,体毛有多种类型;③圆跳型(愈腹目),胸腹部愈合成球形;生殖孔位于第5跗节,其形状雌性是1条横的裂缝;雄性是1条长在乳突上纵裂缝。④短角跳型(短角目),白色,圆筒形。触角4节,与头部等长,、2、3、4节长度比为3:5:5:3。体全身密被细毛,间有少量长毛。腹部4~6节愈合。足爪细长略弯曲,内缘有1枚小齿。弹器约与触角等长,端节小而向上弯曲,具2枚齿。
①原目Poduromorpha③愈腹目Symphypleona
②长角目Entomobryomorpha
④短角目Neelipleona跳虫的主要特征包括:成虫体微小至中小型,体长(通常1–5 mm,0.12 mm,17 mm);身体呈圆筒形、球形、扁平行等;表皮柔软,光滑或生有小的颗粒,瘤状突起,有的裸出或被毛或被鳞片;体色多变;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无翅。
蛾蚋分类学及代表种介绍
蛾蚋分布广泛,由于地区间的差异导致它具有多个名字(蛾蠓、毛蠓、蛾蚋)除此以外蝶蝇,地沟蝇等也是它的俗称。从分类学地位讲(分类依据《生物物种名录》),蛾蚋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蛾蚋总科(Psychodoidea)蛾蚋科(Psychodidae)。截至目前,蛾蚋科昆虫记录种类达2000余种,分属于6个亚科(Phlebotominae、Bruchomyiinae、Sycoracinae、Trichomyiinae、Horaiellinae、Psychodinae)。绝大多数种类的蛾蚋以野外环境为栖息地,常见的室内栖息的种类为白斑蛾蚋和星斑蛾蚋。
白斑蛾蚋(Clogmia albipunctata)体长3mm,触角12-16节,体灰褐色,翅较宽广,翅上布满灰色细毛;翅面具2枚黑斑,翅缘具不明显白斑。
星斑蛾蚋(Psychoda alternata)体被淡黄褐色,头胸部具白色毛,翅浅褐色,翅面具2条白色横斑,近后缘下方有2枚黑色小点。翅狭长,端部较尖。
蛾蚋的危害
蛾蚋属典型的卫生害虫,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蛾蚋主要生活在下水道、污水沟等处,虫体自身容易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成虫进入室内与食物接触,污染食物,可传播疾病(如痢疾、等)。
2. 全身被覆鳞毛,过敏人群碰触易引起。
3. 属典型滋扰性害虫,虽不人血,但其出现在商场、酒店、餐厅等场所时会影响环境美观,容易受到顾客投诉。
4、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蛾蚋幼虫可造成人体口腔、泌及下消化道;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安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