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硫酸在化抛中各起什么作用
三酸化学抛光的原理,在高温中由于酸的氧化作用在铝表面上生成氧化膜,另一方面由于酸的腐蚀性使氧化膜被溶解,从生成和溶解作用之间保持平衡关系。
1、磷酸黏度大,能在铝表面附近生成金属盐,能渗入铝表面凹下部位,阻止凹下部位产生腐蚀现象,而凸出部分未受到保护被腐蚀拉平,从而得到平滑表面。
2、硫酸为腐蚀性的酸,主要互补磷酸腐蚀,过多会造成腐蚀速
磷酸公司
磷酸硫酸在化抛中各起什么作用
三酸化学抛光的原理,在高温中由于酸的氧化作用在铝表面上生成氧化膜,另一方面由于酸的腐蚀性使氧化膜被溶解,从生成和溶解作用之间保持平衡关系。
1、磷酸黏度大,能在铝表面附近生成金属盐,能渗入铝表面凹下部位,阻止凹下部位产生腐蚀现象,而凸出部分未受到保护被腐蚀拉平,从而得到平滑表面。
2、硫酸为腐蚀性的酸,主要互补磷酸腐蚀,过多会造成腐蚀速度快,表面粗糙,太少则腐蚀速度慢,则表面小伤痕及轻微麻轮纹较难去除。
磷酸发现简史
继德国商人波兰特发现磷、德国化学家孔克尔制出磷后,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也独立制出了磷,他也是早研究磷性质及化合物的化学家,他在1682年发表的《一种观察到的冷光的新实验》中写到“磷在燃烧后生成白烟,白烟与水作用后生成的溶液具有酸性。”其中的白烟正是五氧i化二磷,而与水作用生成的溶液即为磷酸,然而他并未对磷酸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高浓度磷酸在冬季寒冷地区要注意保温、防止结冰,防止容器繁盛渗漏。
研究磷酸早的化学家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2年,他做这样的实验:将磷放在以密封的钟罩里使其燃烧。实验结果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定量的磷能燃烧于某容量的空气中;磷燃烧时生成无水磷的白色粉片,如细雪一般;燃烧后瓶中的空气约剩原来容量的80%;而高氮树脂与水的互溶性好,各种水分不易以磷酸为核心集中为水滴,树脂膜结构好,强度高。磷燃烧后较燃烧前约重2.5倍;白色粉片溶于水即成磷酸。拉瓦锡还证明磷酸可用浓硝i酸和磷反应制得。
大约过了一百多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做了许多农业化学的实验,揭开磷和磷酸对植物生命的价值。1840年李比希著的《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证了土壤的肥力问题,并指出磷对植物的作用。同时,他还进一步探究了磷酸及磷酸盐作为肥料的应用,从此磷酸的生产进入大规模化时代。2、按成分含量可为96%通用磷酸一铵、98%(98级)工业磷酸一铵、99%(99级)工业磷酸一铵。
提取磷酸其他方法
1、黄i磷气化后导入空气或过热水蒸气使其氧化,生成五氧化磷,用水吸收,经除申而得。
用硝i酸使磷氧化而得。
2、磷酸三钙(骨灰)与稀硫酸共热,经分解后,滤出滤液,再浓缩而得。
3、重结晶法:将工业磷酸用蒸馏水溶解后,把溶液提纯,除去申和重金属等杂质,经过滤,使滤液符合食品级要求时,浓缩,制得食用磷酸成品。
4、再用冷冻v结晶法提纯,并用微孔滤膜过滤除去尘埃颗粒,制得无色透明的BV-1级磷酸。

结晶特性:磷酸浓度高、纯度高,结晶性高。据经验,当气温在4摄氏度上下,浓度大于85%时,其结晶性增大,若不慎混入结(冰)晶磷酸,会造成原本没有结(冰)晶的磷酸立即而结(冰)晶,而且磷酸结(冰)晶异常迅速,直致磷酸储存容器大部结(冰)晶。磷酸结(冰)晶后,上部磷酸变稀,下部沉积针状结(冰)晶体纯磷酸。根据经验,75%磷酸在较低(4℃附近)的温度下也较难结(冰)晶,因此在较低的气温条件下,建议使用75%磷酸比较妥当。2、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磷酸与糠i醇的互溶性差,而与水的亲和力大,使得树脂和催化剂中所含的水分以及树脂在缩聚反应中生成的水不易扩散排出而以磷酸为核心生成水滴残存于树脂膜中,破坏了树脂膜的致密性,故强度较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