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材料行业的朋友都知道,莫来石是一种常见的耐火原料,它的常用粒度是多少呢?主要应用在哪些技术中呢?
莫来石分为烧结莫来石和电熔莫来石,是一种耐火原料,目前主要有电熔莫来石、普通电熔莫来石、铝矾土矿烧结莫来石和轻烧莫来石。莫来石是一系列由铝硅酸盐组成的矿物统称,这一类矿物比较少。莫来石是铝硅酸盐在下生成的矿物,人工加热铝硅酸盐时会形成莫来石。莫来石晶体
莫来石生产
耐火材料行业的朋友都知道,莫来石是一种常见的耐火原料,它的常用粒度是多少呢?主要应用在哪些技术中呢?
莫来石分为烧结莫来石和电熔莫来石,是一种耐火原料,目前主要有电熔莫来石、普通电熔莫来石、铝矾土矿烧结莫来石和轻烧莫来石。莫来石是一系列由铝硅酸盐组成的矿物统称,这一类矿物比较少。莫来石是铝硅酸盐在下生成的矿物,人工加热铝硅酸盐时会形成莫来石。莫来石晶体为细长的针状且呈簇状。
古气候
淡水碳酸盐的 δ 18 O 与当地大气降水 δ 18 O 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大气降水与年均温度呈正相关,δ18 O 值越高,当时平均气温越高,从含矿岩系来看,自下向上,δ 18 O 值变化多样,表明含矿岩系形成过程中伴随着气候的相对冷暖变化,应用相关公式可以定量恢复古温度变化,本研究用古温度计算修正公式进行了初步计算:T = 16. 9 - 4. 38(δ 18 O 校正 + 2. 8) +0. 1(δ 18 O 校正 + 2. 8)2 .应用此公式计算出来古水温为47 ℃,根据前述分析,这些样品并非是在正常盐度海水介质条件下形成,再加上受到成岩作用及后期改造的影响,通过有关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并不能完全无误地体现古气候,因此定量古温度是欠妥的。尽管如此,据研究,山西北部铝土矿均形成于古地磁北纬 8. 2°左右的大陆临近海洋地区,从含矿岩系内部含炭质以及大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可以反映当时为热带、带的气候环境。

在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相信大家对莫来石精细粉应该不陌生。其耐高温、耐化学腐蚀性能的特点已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和继承。今天我们就大致了解一下它的处理流程,以便大家以后更好地使用:
(1)对氢氧化铝进行煅烧、粉碎、酸洗、分级、干燥,制得莫来石精细粉。对于粒径在40微米以下的细粉,采用水力沉降法由细到粗、先细后粗进行分级,直至完成全部分级。
(2)在严格控制浆液浓度、沉降时间和虹吸高度的同时加入分散剂。分散剂分子渗透在水中的团聚颗粒中,并包围在所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周围。粒子不再因分散剂分子的荷电而团聚,既提高了分级精度,又使莫来石微细化。
烧结莫来石化学反应与烧结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200℃时开始生成莫来石,到1650℃结束,此为阶段。在该阶段生成莫来石的固相反应和烧结过程同时进行,随着温度升高,莫来石含量增加,体积密度增大,气孔率降低,该阶段几乎无玻璃相形成,接近于纯固相反应。1650~1700℃莫来石含量变化不大,但莫来石晶粒随温度的升高而长大,玻璃相也有所增加,1700℃时,熟料的显气孔率较低、体积密度较大,此阶段可看做第二阶段,实际上是有液相参与的烧结阶段。在1700℃左右,进入烧结的末期阶段,烧结缓慢甚至有停滞现象,再继续升温,会产生反致密化现象,显气孔率增加、体积密度下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