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对混凝土的影响
每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都有它特有的功能,掺加这种外加剂,能够对混凝土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性能进行改善。如掺加减水剂可以在保持相同用水量情况下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或在保持相同流动性情况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由此,可以这样理解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的概念: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
混凝土减水剂厂家
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对混凝土的影响
每一种混凝土外加剂都有它特有的功能,掺加这种外加剂,能够对混凝土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性能进行改善。如掺加减水剂可以在保持相同用水量情况下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或在保持相同流动性情况下降低单位用水量,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等。由此,可以这样理解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的概念: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加到用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中,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之间存在不适应性。如:用几种普通硅酸盐水泥并掺加某种减水剂(经检验符合减水剂质量标准)配制混凝土,在配制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有种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在减水率方面出现了严重不足,则说明这种水泥与该减水剂不适应,而其他几种水泥与该减水剂相适应。再如,当某种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中掺加经检验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的速凝剂却得不到速凝效果,或掺加缓凝剂却得到了假凝效果,都可以认为是由于外加剂与水泥之间不相适应所致。几乎所有品种的外加剂与水泥之间都存在适应性问题,只是目前来说减水剂使用普遍,而且当其与水泥产生不适应性的时候能够比较直观地反应出来(如流动性差、减水率低、或拌合物板结发热、流动度损失过快等现象)。
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同时降低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用量。因此,混凝土外加剂得到了广泛使用。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搅拌站都存在着外加剂使用误区,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工作性不佳,或混凝土配合比成本过高。掌握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可以在保持配合比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强度;或者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前提下,降低配合比成本;在保证水胶比不变的情况下,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搅拌站决策层对配合比成本监控严格,甚至对水泥用量、外加剂掺量也进行了明确要求。这必然导致技术部门在配合比设计时,不敢突破决策层的外加剂高掺量要求。目前,对于外加剂的入库检测,多数搅拌站是进行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等技术指标中的1~2项检测,很少搅拌站进行混凝土试验。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即使外加剂含固量、减水率、密度、净浆流动度等技术指标满足要求,混凝土试验仍有可能达不到当初试配的效果,即混凝土减水率不足,或适应性不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