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先生根据《营造法式》的规定,参照大量古石碑实例,绘制出了宋代石碑的标准式样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碑首的六条盘龙的头部都在碑的侧面,每边各三条,朝下,龙身向上拱起,左右两条龙的龙身、龙足相交盘结在碑的正面和背面,围着“篆额天宫”部分,这是刻写碑名的地方。碑首与碑身相连处有一层云盘相隔。所谓“鳌坐”,因为古时将海中的大龟称为鳌,所以鳌坐就是用大龟做的碑座。古代神话传说共工氏怒触
石雕牌坊报价
梁思成先生根据《营造法式》的规定,参照大量古石碑实例,绘制出了宋代石碑的标准式样图。从图中可以看到,碑首的六条盘龙的头部都在碑的侧面,每边各三条,朝下,龙身向上拱起,左右两条龙的龙身、龙足相交盘结在碑的正面和背面,围着“篆额天宫”部分,这是刻写碑名的地方。碑首与碑身相连处有一层云盘相隔。所谓“鳌坐”,因为古时将海中的大龟称为鳌,所以鳌坐就是用大龟做的碑座。古代神话传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缺,女娲氏断鳌足以立地之四极,鳌足既可以支撑住天地之重,可见其力大无比,所以用鳌背负小小石碑之重自然不在话下了。
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名为“穿”。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如辘轳一样,将棺木牵引入墓穴。入葬完毕,木碑随之埋入地下,或置于墓旁。春秋时期,天子六纤四碑,诸侯四纤三碑,大夫二纤二碑。至周朝,天子开始用石碑,诸侯也开始用石碑。周朝的石碑还只是利用穿,来引棺入穴,碑上是不刻文字的。汉始将死者的情况,如姓名,生卒年月日,刻在碑上,而有地位的人,则开始了树碑立传,从而形成了墓碑,墓表等礼仪文化。

立碑人,包括子女、亲友、团体,都应写在碑的虎边,即右边。其子女应全部写上,已故子女可在名字周边加框。仍是依辈份长幼,自左至右排列。也有不愿流露姓名者,可写子女敬立或叩立、百拜敬立。“大明崇祯十年岁次丁丑十二月二十七日男枢(袁枢)泣血纳石”。
造墓或重建墓时间,刻写在碑的虎边。记载时间的文字很多,有公元、农历,时节写冬至、清明者居多。年代日期亦多用干支。天干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结合起来,用以表示历法上的日子或月份。如甲子、乙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