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遗传转化是以植物器1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作为受体,通过某种技术或途径转入外源基因,获得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的可育植株。遗传转化可以打破物种界限,有目的地实现物种之间或物种内部遗传物质的交流,为植物的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就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内,使之发生定向的遗传变异。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转化系统。对于大多数遗
腺病毒相关载体
植物的遗传转化是以植物器1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作为受体,通过某种技术或途径转入外源基因,获得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的可育植株。遗传转化可以打破物种界限,有目的地实现物种之间或物种内部遗传物质的交流,为植物的遗传改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就是通过特定的方式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内,使之发生定向的遗传变异。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转化系统。对于大多数遗传转化系统而言,遗传转化方法是遗传转化系统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转化的成败及效率。用于植物的遗传转化方法有许多:农杆1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和PEG法等。
在转0基因植物中,用农杆1菌介导法获得的转0基因植物占80%,但大多集中在双子叶植物上。自从基因枪问世以后,单子叶植物中的禾谷类作物的遗传转化获得了迅速发展。农杆1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已成为目前用于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
腺病毒是无包膜的线性双链DNA病毒,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至少存在100种以上的血1清型。其基因组长约36kb,两端各有一个反向末端重复区(ITR),ITR内侧为病毒包装信号。基因组上分布着4个早期转录元(E1、E2、E3、E4)承担调节功能,以及一个晚期转录元负责结构蛋白的编码。早期基因E2产物是晚期基因表达的反式因子和copy必须因子,早期基因E1A、E1B产物还为E2等早期基因表达所必须。因此,E1区的缺失可造成病毒在copy阶段的流1产。E3为copy非必须区,其缺失则可以大大地扩大插入容量。腺病毒载体大多以5型(Ad5)、2型(Ad2)为基础,新增了55型(Ad55),很多研究机构在研究当中,55型将比5型流行以及应用更具广泛性。
腺病毒表达
腺病毒系统是很受欢迎的可以在任何哺乳动物细胞中有效瞬时表达的基因递送平台。对于难转染的细胞,如原代或非分裂细胞,采用病毒递送外源基因的方式是非常有效的选择。钟鼎生物采用293A腺病毒包装细胞系(含有腺病毒包装所必需的E1基因序列,是专为生产腺病毒和进行滴度测定而建立的),用于高滴度的copy缺陷型(E1和E3缺失)腺病毒的生产,以进行外源基因的表达。腺病毒感1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除了一些抗腺病毒感1染的淋巴1瘤细胞。腺病毒是研究原代非增殖细胞基因表达的zui佳系统,它可以使转化细胞和原代细胞中得到的结果直接进行对比;不整合到染色体中,无插入致突变性。能有效进行增殖,滴度高:腺病毒系统可产生108 pfu/ml原液,浓缩后可达1010-1011 VP/ml,这一特点使它非常适用于基因cure。
腺病毒载体的构建经历了体外直接连接、包装细胞内重组、细菌内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4个发展阶段,同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改进的体外连接法又得到应用。
体外连接法。这种方法需要全长腺病毒基因组和一个含腺病毒基因组左末端序列的质粒,包括左端反向末端重复(Inverted terminal repeat,ITR)、包装信号和E1A的增强子序列。将目的基因克1隆到质粒的病毒序列下游,ClaI酶切获得含目的基因的基因组左末端,连接到ClaI酶解的野1生型腺病毒基因组(ClaI在病毒基因组仅有一个酶切位点,位于E1A基因内部),将得到的含目的基因的的基因组DNA直接转染包装细胞293,产生重组病毒颗粒。这种方法需要培养野1生型腺病毒以提取病毒基因组,能够使用的酶切位点仅有一个,连接效率低,而且仅删除了部分E1A基因,外源基因载量有限,所以现已淘汰不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