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羧酸减水剂适用于各种标零的水泥,它的两大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分散作用、润滑作用,下面详细为大家介绍下:
1、分散作用:水泥加水拌合后,由于水泥颗粒分子引力的作用,使水泥浆形成絮凝结构,使10%~30%的拌合水被包裹在水泥颗粒之中,不能参与自由流动和润滑作用,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当加入聚羧酸减水剂后,由于聚羧酸减水剂分子能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水泥颗
混泥土外加剂
聚羧酸
减水剂适用于各种标零的水泥,它的两大作用机理主要包括分散作用、润滑作用,下面详细为大家介绍下:
1、分散作用:水泥加水拌合后,由于水泥颗粒分子引力的作用,使水泥浆形成絮凝结构,使10%~30%的拌合水被包裹在水泥颗粒之中,不能参与自由流动和润滑作用,从而影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当加入聚羧酸减水剂后,由于聚羧酸减水剂分子能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同一种电荷(通常为负电荷),形成静电排斥作用,促使水泥颗粒相互分散,絮凝结构破坏,释放出被包裹部分水,参与流动,从而有效地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2、润滑作用:聚羧酸减水剂中的亲水基极性很强,因此水泥颗粒表面的聚羧酸减水剂吸附膜能与水分子形成一层稳定的溶剂化水膜,这层水膜具有很好的润滑作用,能有效降低水泥颗粒间的滑动阻力,从而使混凝土流动性进一步提高。
只有充分了解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在使用时才能发挥它的功效,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有很多人使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测定脂肪族
减水剂减水率,这是切实可行。但是的方法检测其减水率十分麻烦,费工费料。现在的活路都讲究干得快,干得漂亮,为了能的测量出它的减水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先不加外加剂做个基准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7~9厘米。记录用水量(如:210k)
2、加外加剂在做一个,塌落度控制在7~9厘米。记录用水量(如:180k)
脂肪族减水剂减水剂(减水率大于25%)减水率步骤:
同上,只是塌落度控制在20~22厘米
(210-180)/210=14.3%。
以上就是测量脂肪族减水剂减水率的步骤了,正确的测量其减水率更有助于我们的使用,也更能了解产品的性能,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绿色环保的脂肪族
减水剂是一种减水剂,不,不,可以安全使用火车和汽车运输。是水泥混凝土运用中的一种水泥分散剂。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大坝、隧道、高层建筑等工程。
脂肪族减水剂复配方式:
1、与消泡剂,引气剂复配
在混凝土结构中,并非所有的气泡都是有益的,一般认为泡径小(10~100μm),分布均匀,构造稳定的气泡是有益的气泡;反之,泡径大且尺寸不一,不均匀,不稳定的气泡就是有害气泡。因此工程上常利用消泡剂和引气剂来调节混凝土内部孔结构(即气泡)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达到改善混凝土某些性能的目的。采用"先消后引"技术对脂肪族减水剂进行处理可取得明显的效果。但并不是每一种消泡剂,引气剂都适合与聚羧酸系减水剂复配,在使用时应多加注意。
2、与消泡剂复配
随着消泡剂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60min坍落度呈降低的趋势。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先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消泡剂降低了混凝土中泡径大,尺寸不一,不均匀,不稳定的有害气泡。随着消泡剂掺量的增大,有泡也被消除,混凝土的初始坍落度又开始减小。在试验中还发现,随着消泡剂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和易性开始变差。
随着消泡剂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各龄期抗压强度都有增大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消泡剂降低了混凝土中的气泡,使混凝土更加密实,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3、与缓凝剂复配
由于萘系等减水剂坍落度损失大的原因,以往的减水剂往往采用复配缓凝剂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缓凝剂多种多样,与脂肪族减水剂的适应性也不完全相同。其中,柠檬酸钠就不适合与聚羧酸系减水剂进行复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