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管理主要是指把原有的社区按照一定原则进行划分,从而在一个社区内形成多个“网格”,在“网格”内组建服务团队,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对社区事务主动介入、反应处理的一种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网格化管理起源于上海市在抗击“非典”时所应用的“两级、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后来经过不断总结完善,在2003年正式提出了 “网格化管理”的概念
城市网格化系统
社区网格化管理主要是指把原有的社区按照一定原则进行划分,从而在一个社区内形成多个“网格”,在“网格”内组建服务团队,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对社区事务主动介入、反应处理的一种社区治理模式。
社区网格化管理起源于上海市在抗击“非典”时所应用的“两级、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后来经过不断总结完善,在2003年正式提出了 “网格化管理”的概念。经过近些年来的不断实践,社区网格化管理已经发展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模式之一。社区网格化管理将社区管理纳入到更具体的空间地 域范畴中,在空间维度上对管理进行划分和整合,是社区管理理论在方法的论意义上的拓展和。“网格化”也是一种配置体制和协作机制,是组织,其实质是 资源的有机整合。它在不改变现行管理体制、不增加的机关工作人员的前提下,通过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管理、监督等环节,把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工作重xin转移到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上来,要求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群众的工作上去,是新形势下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有效载体。
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平台可以说是“智慧城市”整体规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满足社会管理日常活动的需求为前提,依托基础地理信息、人口信息等地理和业务数据库,构建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库,开发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平台,融入“智慧城市”的大框架之中。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意愿;利用网格管理的优势,对于网格内的治安管理采取专人管控的办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开展安全防范宣传教育,预防治安犯zui案件的发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减少各类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聚集的人群数量不断上升,人员构成也越来越复杂化。社区配备的工作人员和工作精力都有限,但是工作任务却十分繁重,在做好社区工作的同时不能经常深入社区,所以难以与群众形成更加密切的联系。社区需要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推进社会管理,打破传统模式的桎梏。而推动网格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完善网格划分体系。完善网格管理体系,使结构更加缜密、衔接更加便捷合理,让各层组织、资源整合起来,发挥更强大的作用。
增加网格队伍力量。大力推进网格员的培训工作,依托各级党校、干校建立网格员培训基地,立足于解决居民实际困难,定期展开学习培训,不断加强网格员的业务能力,强化服务的针对性。
强化网格功能支撑。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推动力,在基层网格,着重于群众需求信息的收集,开发专门的信息采集软件和配备相关设备,并形成专门报送渠道,使查询、了解网格内的民情信息更加清晰和便捷。
注重疫情网格防控的服务性。管理和服务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任务。在当前社区疫情网格化管理中,应正确处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管理与服务并不是对立的矛盾体,而是辩证统一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所以,忽视服务、只讲管理,或者脱离管理、空谈服务都是极端和片面的表现。在社区疫情网格化管理中,应注重从管控为主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理念去做管理的事情,自然会受到群众的认可,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