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结构优化问题:由于设计师缺乏一些设计经验与力学知识,会导致其设计结果因为结构问题不能正常打印或在3D打印后会存在一些结构强度问题。强度不足可能会使3D模型在打印、运输或日常使用过程中受到破坏。这种问题我们称其为结构分析与优化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力学与物理的计算(有限元方法--FEM)来优化模型的结构来满足需求; 笔者对于近年来结构优化方面的工作做了一个综述,发表在201
非标产品3d激光成型
3. 结构优化问题:由于设计师缺乏一些设计经验与力学知识,会导致其设计结果因为结构问题不能正常打印或在3D打印后会存在一些结构强度问题。强度不足可能会使3D模型在打印、运输或日常使用过程中受到破坏。这种问题我们称其为结构分析与优化问题;这时就需要通过力学与物理的计算(有限元方法--FEM)来优化模型的结构来满足需求; 笔者对于近年来结构优化方面的工作做了一个综述,发表在2017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上(PDF)。

近年来,面向制造的几何设计与优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于2014年对于 之前有关3D打印几何处理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一个综述,发表在2015年的《计算机学报》上(PDF),并且在计算机图形学的国际会议Siggraph Asia 2014上组织了一个3D打印几何设计与处理的教程Course(链接)。之后在Siggraph和Siggraph Asia 会议上出现了更多的有关教程。在2016年夏天,笔者应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的委托,与国内的一些学者又完成了一份更为详细的“3D打印中几何处理的研究进展与趋势”的发展报告(PDF),对相关工作进行一个的整理和分类,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3D打印几何处理方面的进展和发展方向。

先来看看我们所熟悉的扫描仪。在扫描仪的技术参数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词叫“精度”,通常小于15微米,拥有更的扫描仪可以达到7微米乃至5微米,很直观。然而在3D打印机的参数中却几乎难觅“精度”的踪影。各个厂家各说其词,于是乎就有了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的各种说法。“我们精度75微米”,“我的更高,达到62微米”,“我的精度小可以10微米!” 纵观这类说法,其实都是在偷换概念而已。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