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的能源审计公司
能源审计主要包括策划与组织、现场诊断、现状及节能分析、报告编写及定稿四个流程。
1.策划与组织策划与组织是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关键阶段,通过沟通、培训使企业负责人、设备管理人员及员工对能源审计及能源管理工作形成初步认识,消除思想上和观念上的障碍;了解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的工作内容、要求以及工作程序。取得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参与,组建能源审计小组,制订能源审计工
能源审计公司
能源审计的能源审计公司
能源审计主要包括策划与组织、现场诊断、现状及节能分析、报告编写及定稿四个流程。
1.策划与组织策划与组织是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关键阶段,通过沟通、培训使企业负责人、设备管理人员及员工对能源审计及能源管理工作形成初步认识,消除思想上和观念上的障碍;了解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的工作内容、要求以及工作程序。取得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参与,组建能源审计小组,制订能源审计工作计划。
(1)组织及沟通审计团队与企业沟通,采用培训、会议、调研等方式,使企业相关方充分了解能源审计的必要性、作用、方法、内容,以及企业需求;企业代表向审计人员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工艺流程、主要用能设备、企业能源管理基础,为后续能源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制订审计计划能源审计计划需确认审计边界、审计周期、现场节能诊断及测试行程安排、员工访谈安排等。审计边界原则上包括组织边界及运行边界。组织边界指企业拥有运行控制权的业务单元边界,以组织架构、平面图或文字说明;运行边界指组织边界内所属的,消耗各类能源的设备、活动,如:空调、空压机、生产线、压缩空气的使用。审计周期:一般为一个完整年度。能源审计计划的制订需与委托方充分交流意见,确保审计安排与企业需求相一致,便于企业前期进行人员协调及配合。
(3)成立能源审计小组确认能源审计方案后。审计机构与委托方需分别成立能源审计小组。审计机构审计小组的成员组成应根据用能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通常由具备节能知识、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包括技术、诊断及测试工程师等。
(4)编制仪器计划企业用能设备一般包括电气设备、暖通空调、热力设备、动力设备等。因此,现场诊断阶段,需针对电力参数、环境参数、温度压力参数、流量参数等进行检测,一般需要配置相应的便携式能效诊断仪器。
能源审计的分类能源审计公司
初步能源审计对象简单,费时较短,通过对现场和现有历史统计资料了解,就能源使用情况作一般性调查。
能源审计是对用能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采集企业用能数据,对重点用能设备或系统进行节能分析,寻找可行节能项目,提出节能技改方案,并对方案作经济、技术、环境评价。
专项能源审计是对初步能源审计中发现的重点能耗环节进行的专项审计。在初步能源审计基础上,实施封闭测试计算和审计分析,查出浪费原因,提出具体节能技改项目和措施,进行定量经济技术评价分析。
强化对能源审计、节能评估和审查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评级和监管。研究开展节能服务公司信用评价工作,并逐步向全社会定期发布信用评级结果。完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推动建立健全1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计量体系,组织开展能源审计、节能自愿承诺活动,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提高能效水平。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推动建立健全1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计量体系,组织开展能源审计、节能自愿承诺活动,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提高能效水平。
加强重点单位能源审计工作
加强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推进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及时将年度能耗总量和能效水平“双控”目标分解下达“千家”企业;推进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目前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自动化采集暨能源信息管控系统项目已投入使用;组织开展能源审计、节能诊断活动,推动节能服务进企业。依法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工作,完成了对19家企业的工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对3家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进行能效专项监察;开展能效达标对标,积极鼓励企业开展能效达标对标活动,将能效达标对标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市县、重点用能单位年度节能考核;积极鼓励企业申报能效“”。
围绕提升节能精细化管理水平,组织144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工作。开展“百千万”重点用能单位行动,建成市级节能监测服务平台一期工程。做好重点用能单位日常管理,组织推进全市219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评选了大剧院等44家单位为市级能效“”。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