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声测管检测规范的要求
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声测管;当预计工程桩总数小于50声测管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声测管。
2、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样数量不计入验收检测的抽检总数。
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和乙级的桩基,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承载力验收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声测管
声测管供应厂家
桩基声测管检测规范的要求
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声测管;当预计工程桩总数小于50声测管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声测管。
2、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样数量不计入验收检测的抽检总数。
3、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和乙级的桩基,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承载力验收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声测管,当总桩数小于50声测管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声测管。
4、对抗拔桩和对水平承载力有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声测管。
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的桩基,低应变检测数量为。
6、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和丙级的桩基,评价混凝土灌注桩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0%,且不得少于20声测管,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声测管;对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的工程,抽检数量还不应少于相应桩数的50%。评价预制桩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声测管,每个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声测管;对柱下四桩或四桩以上承台的工程,抽检数量还不应少于相应桩数的30%。
7、对于直径不小于800mm的混凝土灌注桩,评价桩身完整性应增加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声测管。
8、对已进行为设计提供依据静载荷试验、且具有高应变检测与静载荷试验比对资料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10声测管。
声测管埋设前的五个准备工作
(1) 安装前工作:检查声测管底部基础平整度、水平、标高;核对土建基准,确定涵洞位置、中心轴线、中点。
(2) 连接安装声测管:根据涵洞实际情况,排放涵管。如果涵洞两侧进出水口是与路基同坡度的斜口形式,安装时先安装中间管节,在基础长度方向留出进出水口的位置。中间管节全部安装完毕,校正就位后再安装两侧进出水口。安装时从一侧排放根管节,使其管子中心和基础纵向中心线平行,同样把第二根管放置就位,当两根管相邻法兰间相距3—5cm的缝隙时,用小撬棍对准法兰上的螺栓孔,使其两根管法兰上的螺栓孔对正,这时从第二节管的另一端用撬杠撬动管节,使其纵向平移,使两法兰间距在2cm左右,然后全部穿上螺栓,拧上螺丝,带平扣即可。此后依此方式逐节依次连接,每道涵洞中间管节无先后次序,可以随意连接。
(3) 声测管镶石棉垫:由于现场地势等原因,有时相邻两法兰之间间距较小,这时用手锤、凿子把两法兰之间凿开大约1cm的缝隙,用螺丝刀把石棉垫镶在两法兰之间,有时管子顶部两法兰间距较大,石棉垫镶嵌困难,用绑丝把石棉垫绑在螺栓上固定,然后工人开始对称锁紧螺丝。直至从外观看两法兰之间只有2—3mm的缝隙即可。
(4) 声测管管壁内外防渗处理:管壁内外涂乳化沥青或热沥青两道,从外观看管壁内外均匀的涂成了黑管即可。一般沥青涂层的厚度要达到1mm。
(5) 声测管用千斤顶校正整道涵管,使其中心在所规定的中心线上。

声测管尺寸偏差要如何注意?
圆度超差会影响到钢管的使用,主要表现在组焊接头的错边。由圆度超差导致的错边不仅会使焊接接头承压能力降低,还会产生应力集中。
现场组对时,有些钢管的圆度可以校正,而有些声测管厚壁钢管则不易校正。外径偏差对钢管使用的影响与圆度超差相当。
声测管壁厚的不均匀一般容易被忽视,且许多钢管标准中也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壁厚严重不均匀,不仅会造成组对接头的错边,还会对二次变形加工(如用钢管制造管件)带来不利影响。许多工程施工现场反馈的信息说明,壁厚严重不均匀的钢管组焊非常困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