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只有2万台左右,平均每10万人仅有几台。在上海,2017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4.5台;在深圳,2019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17.5 台。大部分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相比,在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设置上起步较晚,存在数量不足、知晓率不高、会使用人员不多等问题。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54万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在大城市中抢救成功率还不到3%,其他地区的成功率
飞利浦AED耗材
目前,我国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只有2万台左右,平均每10万人仅有几台。在上海,2017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4.5台;在深圳,2019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17.5 台。大部分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相比,在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设置上起步较晚,存在数量不足、知晓率不高、会使用人员不多等问题。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54万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在大城市中抢救成功率还不到3%,其他地区的成功率更低。
(三)规范管理
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应具备与120指挥调度系统进行自动信息对接的功能,对接的信息包括具体位置、电池电量、是否处于正常可用状态等。各单位完成AED安装后,应填写信息表并于一周内向北京急救中心报备。北京急救中心负责及时将信息维护入120指挥调度系统,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各单位负责AED等急救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耗材补充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安排专人做好巡检和记录。
2020年9月,卫健委联合各相关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逐步建立统一的公众急救培训体系;2021年5月,卫健委会同等部门再次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在运输客运场站普及配备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当前,卫健委正组织制定公共场所AED配置指南,明确AED规划配置、安装要求,为各地科学规范配备提供技术依据。
“我国目前有个别地方以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的配置和使用。但层面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其配置、使用、经费保障、维护管理等内容,这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难点。”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公共场所布设自动体外除颤器覆盖率仍旧不均衡,普及率较高的均为城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