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位补桩:
1、在沉桩过程中发现桩位误差过大,超过规定且偏差将使桩的受力产生不良影响时,应及时进行补桩,补桩位置和规格应由该基础的设计单位确定,补桩的规格应根据受力情况采用相同规格或直径稍小的桩
2、当发现偏差时桩机已离开现场,或再进入现场确有困难,若桩位误差过大对受力产生不良影响时,宜采用锚杆静压桩法补桩。
3、如桩位除偏心外,还伴随产生桩身倾、,断
静压管桩施工
偏位补桩:
1、在沉桩过程中发现桩位误差过大,超过规定且偏差将使桩的受力产生不良影响时,应及时进行补桩,补桩位置和规格应由该基础的设计单位确定,补桩的规格应根据受力情况采用相同规格或直径稍小的桩
2、当发现偏差时桩机已离开现场,或再进入现场确有困难,若桩位误差过大对受力产生不良影响时,宜采用锚杆静压桩法补桩。
3、如桩位除偏心外,还伴随产生桩身倾、,断裂等现象,应通过质检部门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说明桩的偏位大小和方向,倾斜度和断裂位置等情况,由当地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有关及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方法。
4、若桩位偏位较小且偏位对桩不会产生水平力和拉拔力时,可考虑采取高压旋喷桩进行补桩。
5、补桩后应对相应的桩台、地梁进行相应加固处理。
静压预制桩桩节长度一般在12米以内,可直接用压桩机上的工作调机自行吊装喂桩,也可以配备专门吊机进行吊装喂桩。节桩(底桩)应用带桩尖的桩,当桩被运到压桩机附近后,一般采用单点吊法起吊,采用双千斤(吊索)加小便担(小横梁)的起吊法可使桩身竖直进入夹桩的钳口中。当接桩采用硫磺胶泥接桩法时,起吊前应检查浆锚孔的深度并将孔内的夹物和积水清理干净。
管桩的验收、堆放、吊运及插桩
管桩的进场验收
管桩进场后,应按照《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1999)的或各地区的地方标准对管桩的外观、桩径、长度、壁厚、桩身弯曲度、桩端头板的平整度、桩身强度以及桩身上的材料标识等按规范进行验收,并审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根据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等级将不符合要求的管桩清退出场。
压桩前将地表下的障碍物探明并清除干净,以免桩身移位倾斜。
接桩
将首节管桩压至桩头距地面0.5-1.0m左右高度时停止压桩,开始进行接桩作业。接桩前将上下桩端头板用钢丝刷清除浮锈及泥污,然后下放桩身进行对桩。上下两节端头板对齐并初步调整垂直后,采用手工电弧焊在坡口周围点焊4-6点,然后再次进行垂直度的调整,若端头板间隙过大,应加塞铁片。为减少焊接变形引起节点弯曲,焊接时由两名工人对称施焊,焊接层数不少于两层且焊缝应均匀饱满(焊缝与坡口平)。
焊接完成后,自然冷却8min以上,然后刷涂一层沥青防腐漆后,继续压桩。如果有多节管桩,重复以上工序即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