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适用的法域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民法典》1185条规定:“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这标志着基本法的法律位阶规定了在知识产权领域实施惩罚性赔偿。目前,《专利法》第71条、《著作权法》第54条、《商标法》第63条、《反不正当竞争法》17条均对知识产权相关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作了规定。知识产权特别法领域之外是否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目
知识产权律师费用
关于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适用的法域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民法典》1185条规定:“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情节严重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这标志着基本法的法律位阶规定了在知识产权领域实施惩罚性赔偿。目前,《专利法》第71条、《著作权法》第54条、《商标法》第63条、《反不正当竞争法》17条均对知识产权相关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作了规定。知识产权特别法领域之外是否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目前尚没有明确定论。
知识产权的内涵
知识产权,又称为智慧财产权或智力成果权,是指人们对其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智力成果的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发明创造、文学艺术作品、商业标识,也包括软件、企业名称、商业秘密、新品种植物、域名等。
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但二者的视角和范围不同。知识产权主要是从权利客体的属性———智力成果角度而言的,无形财产权主要是从权利客体的形态———非物质形态角度而言的。无形财产除了创造性智力成果外,还包括商品声誉、商业信誉、经营资格、知识经验等。
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利的一种,具有一般民事权利的特征,譬如私权性、法定性、性。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又具有自身的特:
无形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是指,其客体既不是人身或人格,也不是外界的有体物或无体物,而是人的无形性的智力成果。需要把知识产权的客体与载体区别开来,知识产权的载体是有形的,譬如作品、产品等,而知识产权的客体则是这些作品、产品等所体现出来的权利人的思想,因而是无形的。
复合
知识产权的复合性是指,其内容既包括人身权利又包括财产权利。所谓人身权利,又可以称为精神权利,是指权利与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所谓财产权利,又可以称为经济权利,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例如,根据《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知识产权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