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原则
据演播室的声音传播特点及拾音技术的发展,在实践中,感到“短”、“平”,”均”是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时三项重要准则。
(1)“短”。混响时间比同体积,同功能的播音室、录音室要短,并随着录音新技术的运用,总的趋势是逐渐缩短;但也绝非越短越好,就是供语言用的小演播室,混响时间不宜少于0.30秒。
(2)“平”。频率特性曲线否定了过
会议室降噪价格
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原则
据演播室的声音传播特点及拾音技术的发展,在实践中,感到“短”、“平”,”均”是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时三项重要准则。
(1)“短”。混响时间比同体积,同功能的播音室、录音室要短,并随着录音新技术的运用,总的趋势是逐渐缩短;但也绝非越短越好,就是供语言用的小演播室,混响时间不宜少于0.30秒。
(2)“平”。频率特性曲线否定了过去那种取一值为中频混
响值,而低频上升,高频下降的传统确定。而要求·`平’.考虑到汉语与外语的差别,国外演播往往要求语气柔和和自然,汉语要求语调高昂有力,故在“平”时基础上还要求高频混响比中频略长。要做到此点,实际是较困难的,对于小型演播室,只要有“平”的表示,就基本能实现其功能了。
(3)“均”。传声器拾音的好坏与传声器位置混响特性密切相关,故要求演播室混响声场均匀。这样在短而均的混响声场中,录音工作者可根据剧种,乐队等不同条件合理安排话筒的远近,调节‘声能比’来求得适宜的声环境。
小型演播室的实际平均吸声系数大致是0.45~0.5,各频率要求吸声量相差不大,若地面铺设化纤地毯,对高频有一定吸音量,则其它表面平均吸声将达到0.53,这就要求用复合结构来获得频带宽,的吸声量。由于电视演播室内有光滑平整的天幕,平顶上有庞大的空调设备和装有大量演出用的照明灯具,在演播过程中布景、道具摄象机、监视设备和演员,工作人员的活动,都会影响混响频率特性。故混响设计虽要求考虑多方因素,但重要的首先控制好低频混响,在施工中进行音质调试是十分必要的。导控室、声控室是演播室的神经中i枢,其所有声源都在此控制和混合,故要作好控制室的音质设计。

会议室混响时间的选择
根据语言清晰度的要求和扩声系统设计的需要,应尽可能采用短混响。但在大容积的会议室内选用短混响,特别是控制低频混响,就会增加投资,同时也难以实施。因此,确定既能满足语言的良好听闻,又能节约投资的合理的混响时间值,应根据容积大小而定。
有关会议室的混响时间,很多文献内有介绍,但有较大的出入,特别在大容积会议室内,国内外提出的推荐值,差距较大。对此,我们通过对国内42个大小会议室(或以会议为主的会堂)的声学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随容积变化的混响时间建议值。
建议值允许有±0.1s的变动范围.此外,当容积小于30m3时,不必0.4s,当容积大于40000m3时,不应大于1.9s。根据调查,当大容积会议室,混响大于1.9s时,语言清晰度都较差.必须通过分散式扩声系统,即每个座位的椅背上配置小功率扬声器,满足其听闻效果,这时还须设置声延迟系统.这无论在增加投资和日常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
音乐厅声学设计
在厅堂内各处,不管你是否使用扩音设备,声音都要有一定的响度,而且,各处的响度要比较均匀,不得有“焦点”——即声音被“聚焦”而特别响的地点,也不得有“盲点”,即声音由于某种原因而变得很弱的地点。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如果你问某些细心的、注意声音效果的剧场工作人员,他会告诉你哪几个座位上的声音特别弱,哪些座位上的声音特别清楚等。北京有个剧院,它的前几排座位恰好是一片“盲区”,眼看着自己面前不远处的舞台上,演员在卖力地张口,但听起来声音却很弱,要“坚起耳朵”很费劲才能听清。
反射声的存在是必需的,因为有了反射声,声音才显得有“活力”。反射声也要均匀,某些声学缺陷往往是由于反射声不均匀造成的。舞台上空悬挂的反射板的数量、方向及反射能力、制作用的材料,舞台和大厅顶上天花板的高度、形状等,都与反射声特别是早期反射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