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内水土流失防治将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治体系,并且做到经济有效和简单易行。按每个功能地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重点对工业园区“五通一平”阶段水土流失进行控制,而对居住区、市政公用设施区、道路广场区、绿 地、对通用地等其他区域提出原则性的建议。工程措施: 护坡措施包括框格护坡、网格护坡、挂网护坡等
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园区内水土流失防治将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防治体系,并且做到经济有效和简单易行。按每个功能地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水土流失防治体系,重点对工业园区“五通一平”阶段水土流失进行控制,而对居住区、市政公用设施区、道路广场区、绿 地、对通用地等其他区域提出原则性的建议。工程措施: 护坡措施包括框格护坡、网格护坡、挂网护坡等,拦挡措施包括挡土墙、拦渣堤、拦渣墙等; 防洪排导措施包括排洪渠、排洪涵管、拦洪坝、护岸工程、截排水、消力池、护坦等; 土地整治措施包括表土剥离与堆放、土地平整、表土回覆; 降雨蓄水措施包括集水工程、蓄水工程、下沉式绿地、透水砖、透水洼地等。
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 号)提出了深化简政放权、精简优化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责任追 究,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等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意 见,对区域水土保持评估的范围、时间节点、行政许可及区内 项目管理等也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根据《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参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 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 51018-2014)等现行标准规范,多年水土保持工作实践,就区域水土保持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和和编制要点进行探讨,以期对目前区域水土保持评估工作有所裨益。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水土流失灾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土地结构得到了科学的改良,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做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的这根弦不仅不能够有丝毫松弛,而且应该时刻紧绷,我们应该坚持长期不懈地抓好区域水土保持工作,不断水土保持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水平,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对此也日益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从农业、林业和水利等方面的工作来看,都已经将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工作纳入了工作重点。由此可见,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提升到了关系着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但是,不论是采用的工程措施,农业措施,还是采用的林业方面的措施,都具有单一性,只是属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个内容,而不是主体。从区域水土保持工作来看,它主要是以生态学为基本观点,采用系统工程的相关方法,将农、林、水三大措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包含水、土、气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着重发挥整体防护作用,使水害变成水利,能够使水土流失得到的控制,实现青山绿水,造福人类的终目的。由此不难看出,水土保持应该在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具有主体地位和作用。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不但可以在小流域采取生物措施,还可以加强沟道治理,譬如修建拦洪坝、谷坊等工程。

场地平整是园区类项目水土流失发生的主要时段, 除 表层耕植土剥离与保护、绿化等措施外, 尤其要解决施工 期场地内的排水, 通过设置临时排水沟, 同时在排水沟出 口处设置沉沙池进行缓流沉沙后再排出, 以减少对园区周 边排水设施的影响。 对表层耕植土堆放场和土石方中转堆场应采取临时拦 挡防护措施。表层耕植土和一般土石方应分开堆放, 周围 采用填土草袋拦挡, 周边开挖临时排水沟, 如果堆置时间 较长, 其上采取临时苫盖措施。堆场周边也可以采取建筑围栏进行围护, 围栏可以重复利用, 以降低土石方临时防 护成本。当园区与周边衔接处存在挖、填边坡时, 需采取边坡 防护措施。可根据周边开发利用规划、挖填方边坡类型、 边坡高度、边坡性质等采取不同类型。如性的浆砌石 骨架植草护坡、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液压喷播植草护坡、 生态袋挡墙护坡, 或临时性的撒播草籽护坡等, 对面 进行防护, 同时在护坡坡脚设置排水边沟, 与道路排水边沟衔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