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嘴怕吵,特意用的5.4的长竿。首先选择下车的位置,一试水深三米多,抽了半小时没口,果断换位,还是按老话来得好,春钓滩。围着湖边转了大半圈,总算找到一处水深一米五左右的位置。为钓巧嘴打得一点行程,浮漂翻身就提杆,饵料轻轻一拉就一团饵,雾化与附钩性都给力。抽了十来分钟,就有口了,幸福就是来得这样突然。而且还是目标鱼翘嘴,有鱼就好。可惜鱼情不给力。连杆很少很少,更没有双飞的机会
金版野战蓝鲫价格
巧嘴怕吵,特意用的5.4的长竿。首先选择下车的位置,一试水深三米多,抽了半小时没口,果断换位,还是按老话来得好,春钓滩。围着湖边转了大半圈,总算找到一处水深一米五左右的位置。为钓巧嘴打得一点行程,浮漂翻身就提杆,饵料轻轻一拉就一团饵,雾化与附钩性都给力。抽了十来分钟,就有口了,幸福就是来得这样突然。而且还是目标鱼翘嘴,有鱼就好。可惜鱼情不给力。连杆很少很少,更没有双飞的机会。还有其他鱼来抢食,好在鳊鱼咱也爱。一斤左右的红烧蛮好的。可恨的是大头鱼闻香而来,大头鱼一来,巧嘴就吓跑了,我打的行程与抽得。可惜钩小线小,切了几幅线还是中得一尾。虽然只三斤多点,但劲就给力,大弓张得漂亮。
时间不知不觉中临近中午,中午的菜就是丰盛,关键是味道杠杠的,好久没吃过做得这么好吃的菜了。虽有酒,但俺喝酒就上头,怕影响下午作钓,只好克制自己。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下午三点多收工回城。在鱼情不好的情况下有这十几斤的收获很满足了。都是优1质鱼,目标鱼翘嘴占一大半。饵料效果评价:
轻与重
里所说的轻与重,是指鱼饵的比重。这已是钓鱼用饵中较为高深的问题,需达到一定的水准方可涉及。简单来说,比重大的鱼饵下沉快,但不利于鱼的吸入;比重小的则相反。此外,饵的比重对浮漂的灵敏度还有影响,调漂时要考虑到饵的比重这项因素。比如正常的“调4钓2”,饵重即偏钝,饵轻则偏敏。一般说来,粘硬的饵比重都较大;松软的饵比重则较轻。饵的比重可以通过调整浮标时测试。比如你调的是4目(空钩半水),上好双饵后抛入水中看漂尾下沉多少。一般应以下降3~4目为宜。如下沉过多,需将标目得再高些;若下沉过少则应对标目再低些。当然,这与漂尾的粗细以及上饵的大小还有着直接的关系。
垂钓时粉类饵料散松指标这时提供一个数据,供广大钓手参考。以鱼情正常,鱼密度不是十分高的钓池为例:
1、装钩饵粒在落入1.5米水深过程中,沉底之前中途应能散掉三分之一。
2、所挂饵粒应在2分钟左右化散完较适宜。
3、以黄豆般大小的饵粒不专门补大团饵的情况下,饵落底五秒钟内浮标即有鱼信反应,上鱼且持续不停。如钓上了几尾,十几尾后出现停止鱼信,这除了饵粒太小就是饵 太粘不化散引鱼不够。
笔者就这一物理性能对上鱼率作过试验:去年金秋,秋高气爽,晚上风平浪静,武汉一多年对外开放的大河道星火点点,来这里享受夜钓乐趣的鱼迷还真不少。我选了一处水深二米左右,前后都比较干净的洗菜码头上装竿下钩,投了几底饵作引窝,不一会儿就见单泡,双星入窝,我故意在钩上装两粒较硬的饵团(钓饵粒在10分钟左右散完)下底。在夜钓强光灯照射下,只见露水面二目的立标上升半目,而后轻轻下顿半目,有时只能感觉到鱼在轻微地试饵,我及时扬竿十几次,均未中鱼。按分析确是饵粉太硬,鲫鱼试吃感到不适口,故不敢大口吸入。随后,我将同时泡制较松的饵装钩下底(软饵在中途开始化散,沉底后约2分钟化散完)其结果就是不同,清晰见到浮标在缓缓上升半目后,不过数秒即下顿一目左右,这说明鱼已大胆将饵吸入口中,扬竿即中鱼,大小均在100克上下,这说这些不懂事的小家伙对饵料的软硬也十分敏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