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进行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应在施工前进行一次,
施工期每天监测不少于一次;监测过程中发现监测对象变形发展较快则应增加监测次数,围护结构增体大位移或地面大沉降超过以下值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一级基坑:5mm、3 mm;
二级基坑:8mm、6mm;
三级基坑:10mm、10mm。
基坑工程监测应及时测报初始值,并在监测实施前根据
基坑监测费
深基坑工程进行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应在施工前进行一次,
施工期每天监测不少于一次;监测过程中发现监测对象变形发展较快则应增加监测次数,围护结构增体大位移或地面大沉降超过以下值时应增加监测次数:
一级基坑:5mm、3 mm;
二级基坑:8mm、6mm;
三级基坑:10mm、10mm。
基坑工程监测应及时测报初始值,并在监测实施前根据基坑工程的特点确定监测报警值,以便在基坑工程实施期间及时发现风险点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和周边保护对象的正常工作和使用。一般情况下,监测报警值应根据基坑围护设计、周边环境的承受能力以及工程经验具体分析综合确定,当无可靠经验时,也可参考表 2.9-3 和 2.9-4确定。
常用基坑监测方法有哪些?
水平位移监测水平监测点的布设土建施工基坑形状大多数为长方形和不规则基坑,为确保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的二级精度进行水平位移观测视线长度≤300m,在基坑周边相对稳定的区域内布设2-4个工作基点,因基坑拐角处变形,工作基点墩位置一般布置在基坑拐角处;根据设计确定的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点的位置和数量,在基坑支护结构的冠粱顶上布设观测点,观测点采用埋设观测墩的形式;在建立好工作基点墩后,将仪器架设在工作基点墩上,沿基坑边布设观测墩,观测点位置必须选择在通视处,要避开基坑边的安全栏杆等影响视线的物体。一般情况下观测点距离基坑300㎜比较合适。
外业测量班组,每次到工地,均要负责将上次监测简报送达相关单位并签收。若遇到无人签收,应电话联系,口头通知,事后立即补签。
若基坑已处于报警状态,监测班组应加大监测频率,必要时要求24小时轮番监测。监测报警值解除,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① 位移、沉降速率变小,满足设计要求,且不超报警值三天以上
② 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基坑支护体系强度增加
③ 清除完可能对基坑结构存在不安全因素后,(如基坑边的荷载、裂缝等)
基坑监测费
基坑监测系统:在管理员进行必要设置之后,本软件会根据设定周期进行无间断的自动采集,并将采集数据计算处理后存储于专门数据库中。软件会根据管理员设定的报警界限通过各种界面提示、声光报警、短信报警等手段自动的发动报警。而客户也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互联网查看新的数据信息。本系统的特点:采用设备的均是工业化设计制作,具有精度高、自动化输出、适应现场环境等优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