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不少社区为了推广垃圾分类,经常向居民发放垃圾袋。采访时,不少市民都表示曾取过这种超薄的塑料垃圾袋,即使参加和垃圾分类不相干的社区活动,垃圾袋也常常被作为纪念品发放。在居民李先生家中,记者见到引人深思的一幕:社区发的超薄塑料垃圾袋塞了满满一抽屉。“去年的还没用完,今年新规实施后,又发一大包。”李先生所在的小区仅有200多户居民,早在去年就开始推广垃圾分类。为了提高参与率,社区给每家每户都
可降解包装原材料厂商
记者注意到,不少社区为了推广垃圾分类,经常向居民发放垃圾袋。采访时,不少市民都表示曾取过这种超薄的塑料垃圾袋,即使参加和垃圾分类不相干的社区活动,垃圾袋也常常被作为纪念品发放。在居民李先生家中,记者见到引人深思的一幕:社区发的超薄塑料垃圾袋塞了满满一抽屉。“去年的还没用完,今年新规实施后,又发一大包。”李先生所在的小区仅有200多户居民,早在去年就开始推广垃圾分类。为了提高参与率,社区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4种颜色的超薄塑料垃圾袋,分别对应4色垃圾桶,鼓励居民将垃圾分类装入不同袋子,投放后再由分拣员开袋检查投放效果。这种模式出发点很好,听上去也简单易行。但记者观察发现,实际运行时似乎遭遇了尴尬——累坏垃圾分拣员。初夏的清早,气温并不高,分拣员王师傅皱着眉,满头大汗,居民打包好的厨余垃圾,他都要逐个解开,倒出里边的东西,再使劲儿抖搂抖搂塑料袋。此番操作的目的只有一个:把塑料袋从厨余垃圾中“解救”出来,回到其他垃圾的“正道”上。一对年轻情侣走了过来,档案袋大小的塑料袋中只装了几块。王师傅的眉头更皱了。

近几年,更多的城市出台并实施了垃圾分类和新的限塑政策。于是,彼此间寒暄的话题就时常以垃圾开头。
自 20 世纪初起,塑料的发明及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塑料,并且愈发依赖。然而,大量的塑料制品也带来了日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世界自然会于2019年发布的报告《通过问责制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显示,由于塑料循环利用的不足与有效管理机制的欠缺,75%以上的塑料成为了废弃物,其中1/3 已经变成塑料垃圾流入自然环境中,对生态系统特别是海洋造成日益严峻的污染。

化石基降解塑料和生物基降解塑料各具优势。化石基降解塑料的优势在于其材料性能比较稳定,主导产品包括 PBAT、PBS 等;而生物基降解塑料的优势在于其原料替代了的石油等化石资源,产品更加低碳环保;主导产品包括 PLA 等。环保政策和成本降低推动降解塑料行业螺旋前行。单一的靠技术进步或政策支持都不足以推动降解塑料行业成长,两者需互相结合。我国降解塑料有望在旅游城市等特殊场合推广。降解塑料企业目前主要面对国际市场,金发科技和鑫富药业等将成为重要的降解塑料供应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