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的材料、设计、预制、施工和验收、防雷、防静电、防腐、使用管理、检验和安全附件各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小于0.1 MPa(G)且公称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 m3、建造在地面上、储存毒性程度为非极度或非高度危害(见注1)的石油、石油产品或化工液体介质、现场组焊的立式
大型网壳储罐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的材料、设计、预制、施工和验收、防雷、防静电、防腐、使用管理、检验和安全附件各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小于0.1 MPa(G)且公称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 m3、建造在地面上、储存毒性程度为非极度或非高度危害(见注1)的石油、石油产品或化工液体介质、现场组焊的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公称容积小于1000 m3、储存其他类似液体介质的储罐,可参照本标准执行。储备油库的建设基本上又在交通l便利的沿海、沿江地带,这些场地以软弱地基为主。
本标准适用的储罐,其范围包括储罐本体、安全附件和储罐接管的法兰盖、密封垫片及其紧固件。

1)判明罐区场地区域内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如判明全新活动断裂、地裂缝、岩溶、滑坡和高陡边坡的稳定性;查明有无古河道、暗槽、暗塘、人工洞穴或其他地下人工设施;在地l震区还应判明有无液化土层。
2)查明罐区场地地层的构造、均匀性,尤其应查明软弱土层和坚硬土层的分布,以及各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3)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腐蚀性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幅度。
变。
3.1.4 参加储罐施工的焊工,应取得《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规定的相应资格。
3.1.5储罐施工方法及选用
1 施工方法分类
a正装法:架设正装法和水浮正装法;
b倒装法:中心柱倒装法、边柱倒装法、气吹倒装法、水浮倒装法。
2 各种施工方法的适用范围
a公称容积大于等于50000m3的贮罐宜采用正装法施工,典型施工艺流程见附录A;
b公称容积小于等于10000m3的储罐宜选用倒装法施工;
c其它容积的储罐根据施工条件选用倒装或正装法施工。
3 现在常用的几种倒装法及适用性
a中心柱倒装法一般用于小于等于5000m3的储罐施工;
b气吹倒装法一般用于有拱顶结构的储罐施工,典型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录B;
c水浮法一般用于外浮顶罐的施工;
d边柱倒装法适用于各种结构的储罐施工。
3.1.6 几种常用施工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
1 架设正装法
每组对一圈壁板,就在罐壁内侧挂上一圈三角架,在三角架上铺设跳板,组成环形脚手架,作业人员在跳板上组对壁板。
2 水浮正装法
利用浮盘作为内操作平台,每组装完一圈壁板后,向罐内充水,使浮盘上升,再组装第二圈壁板,直至全部组完。
3 气吹倒装法
利用罐体本身的结构特点,将罐体所有的缝隙用胶皮密封,再用离心式鼓风机把空气不断的送入罐内,罐内空气压力超过所需浮升罐体重量在横断面单位平均压力时,罐体上升,当罐体上升到所需高度时,控制进风量,使之向罐内鼓入的空气量与泄漏量相等时,罐体即可保证一定高度,以达到组对的目的。2储罐的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储罐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