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出实际测量图→排版→板材加工→打孔安装埋板→焊接转接件→铝龙骨预制→主龙骨安装→副龙骨安装→定位打孔、固定挂件→饰面板安装→竣工清理。
2. 测量放线、出实际测量图进口板材为国外厂家定尺产品,而且受加工机具和精度的要求,只能在工厂加工成型,现场不具备加工条件。受砖缝影响,现场安装调整量在2mm以内,因此要求严格测量出建筑物的实际尺寸。除测量
预制外墙挂板生产厂家
1.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出实际测量图→排版→板材加工→打孔安装埋板→焊接转接件→铝龙骨预制→主龙骨安装→副龙骨安装→定位打孔、固定挂件→饰面板安装→竣工清理。
2. 测量放线、出实际测量图进口板材为国外厂家定尺产品,而且受加工机具和精度的要求,只能在工厂加工成型,现场不具备加工条件。受砖缝影响,现场安装调整量在2mm以内,因此要求严格测量出建筑物的实际尺寸。除测量建筑物的几个大角外,所有门窗尺寸、位置都应予以实测,套方找正,并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实际测量图,并以此作为排版的前提。如果有必要,窗洞口位置还须根据排版要求作微量调整。由于本工程结构偏差尺寸很小,实际测量结果基本与设计图纸一致,给后续工作带来很大便利。
3. 排版受砖缝和板材定尺的影响,本工程排版难度较大。使用计算机和CAD软件进行排版,经过反复优化,考虑板材利用率,在取得终排版方案后,针对每一块板材细化加工图及相应的开槽图及板材四周的企口加工图,一一编号,作为加工依据。
4. 板材加工根据加工图,所有板材均要求使用数控平板切割刨槽机进行加工,精度误差要求在0.5mm以内,以确保安装精度。
5. 打孔安装埋板

预应力叠合板的成品保护
(1)预制预应力薄板的成品保护
薄板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底层薄板的搁置木方应通长设置,其余可仅搁置20~30cm长;搁置位置在板吊钩外侧,紧靠吊钩,搁置木枋应上下对齐;薄板堆放时,堆放层数视地基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0层。
(2)预制预应力薄板的运输
薄板运输时,应搁置平稳,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运输过程中,应运行平稳,避免急启动,紧急刹车;运输至现场后,应停靠平稳,便于起吊安装。
(3)预制预应力薄板的安装过程
薄板安装时,应避免碰撞;薄板安装就位后,应避免过大的集中荷载。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为了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无论哪种结构体系形式都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和连接,其中构件节点的连接是施工的要点。
1. 节点连接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当前装配式建筑节点的连接方式主要是干连接和湿连接,干连接的方式有预应力压接、牛腿连接、榫式连接、套筒连接、焊接及螺栓连接等。干连接由于其不需粘结剂,因此施工周期短,作业速度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湿连接主要有现浇连接、浆锚连接和灌浆拼接等。湿连接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似,整体性好,刚性和延性较高,其抗震性和承载能力均较高。
2. 当前阶段节点连接存在的不足
干连接的装配式建筑结构整体性、塑性及恢复性较差,尤其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破坏;湿连接由于采用了现场浇筑,需要养护等工作,增加了施工周期。
1. 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涂刷混凝土养护剂,无需浇水养护。
2. 与现浇混凝土结合面处理
当预制构件脱模后,根据用户要求对构件局部进行粗糙面处理。
3. 吊装、堆放、运输
1)预制构件的吊装须经试验室确定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时方可进行。
2)预制构件脱模起吊时必须有质检人员在场,对外观逐件进行目测检查,合格品加盖合格标识;有质量缺陷的预制构件做出临时标记,凡属表面缺陷(蜂窝、麻面、硬伤、局部露副筋等)经及时修补合格后可加盖合格标识。
3)预制构件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良好。设计钢制堆放架,减少场地占用量。预制构件用120mm×120mm垫木垫起。
4)预制构件运输采用55t运输车,底铺垫木,构件采用打摽器固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