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与某种金属盐的水溶液相接触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可以进入沸石中,而沸石中的阳离子可被交换下来进入溶液中。
沸石中的阳离子都以相对固定的位置分布于沸石结构中,在不同位置上的阳离子势能不同,在离子交换过程中,其反应速度受扩散速度控制。在应用研究中,需要了解离子交换平衡关系,离子交换平衡常数的计算,离子交换等温线的测定和热力学函数的计算等有关基础数据。
为指导天然
丝光沸石销售
沸石与某种金属盐的水溶液相接触时,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可以进入沸石中,而沸石中的阳离子可被交换下来进入溶液中。
沸石中的阳离子都以相对固定的位置分布于沸石结构中,在不同位置上的阳离子势能不同,在离子交换过程中,其反应速度受扩散速度控制。在应用研究中,需要了解离子交换平衡关系,离子交换平衡常数的计算,离子交换等温线的测定和热力学函数的计算等有关基础数据。
为指导
天然沸石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住建部颁布了建筑工业行业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天然沸石粉》(JG/T3048)和《天然沸石粉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范》(JGJ/T112)。配制高强混凝土选用磨细天然沸石粉,GB/T18736标准对其质量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要求。1.细度 细度对沸石粉的活性和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影响很大。大量试验表明,只有将沸石磨到平均粒径<15μm(相当于比表面积50 m2/kg~700m2/kg)时,才能使掺加沸石粉的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增长较快。鉴于这种情况,GB/T18736标准规定Ⅰ级品的比表面积为700m2/kg,Ⅱ级品的比表面积为500m2/kg。

无机肥料施用过程中,肥料流失率较高是近年来农林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铵肥的流失率可达30%~50%.一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探索了一种能缓解和改善上述矛盾的新介质——
天然沸石.天然沸石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量和小孔吸附性,能将有效的养分元素靠小孔吸附力和阴阳离子的静电引力紧紧束缚在沸石晶格周围.正是这样,养分元素的释放受到了有效的制约,肥效能长效持久.天然沸石作为基质添加到土壤中,具有明显改良土壤的功效.

虽然人们在1756年发现沸石,但
天然沸石的种类繁多,人们还没有搞清楚不同类型沸石特有的结构和特性,这是将沸石的开发利用深入进行下去的重要制约因素.沸石的利用以往仅停留在作为栽培基质和肥料添加剂上,对于沸石载体肥料的研究至今没有成功的试验提供数据理论.没有充分进行沸石载体的研制开发是的不足之处. 天然沸石储量丰富但是很少被的开发利用,主要原因可能有:普通使用者没有认识天然沸石的特点;沸石为载体的肥料研制还不是很;肥料的肥效缓释性没有能充分体现出来;肥料的造价较高不能推广,这与宣传力度不够有关;每种天然沸石适宜对N,P,K的的吸附量和阳离子交换量还不是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沸石为载体的复混肥料的研制较少,而且利用的仅仅是沸石的小孔吸附特性,没有充分利用沸石的阳粒子交换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