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油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长期以来,习惯以用途进行分类,也有根据油品类型、化学组分或可燃性分类的。这些分类方法只反映了油品的挣注,但缺乏系统性,也难以了解油品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1982年ISO提出了《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第四部分H组》分类,即ISO6743/4一1982,该系统分类较全1面地反映了液压油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故障诊断应从易到难,先检查液压油
抗磨液压油
液压油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长期以来,习惯以用途进行分类,也有根据油品类型、化学组分或可燃性分类的。这些分类方法只反映了油品的挣注,但缺乏系统性,也难以了解油品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1982年ISO提出了《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第四部分H组》分类,即ISO6743/4一1982,该系统分类较全1面地反映了液压油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

故障诊断应从易到难,先检查液压油箱中的油量,若油箱中油量不足,应及时添加至标准液位。加注时应注意使用牌号相同的液压油,使用前还应进行过滤。如果油量合适,则需检查油冷却系是否有阻塞现象,若查出油冷却系阻碍空气流通,应及时清洁,以保证空气正常流通,利于散热。有时风扇胶带过松、打滑,也会导致风扇效率降低,冷却效果不好,应及时检查、调整,必要时更换新胶带。如果油量、油冷却系、风扇胶带都没有问题,可以判定是主安全阀设定压力标准值所致。应再次调整主安全阀的压力设定值到标准值。
因此密切注意液压油的工作温度是十分必要的。油温过高的原因多样,但多归于油路故障或冷却系统的失效等。油量不足会引致油温易升高、空气易于溶入油中而影响油质和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油量不足通常是漏油或修理时流失所致,为此日常应留意检查有没有泄漏的部位,及早更换磨损的密封件,收紧松动的接头等,维修后要检查油箱的油量,及时补给。

在液压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当留意油泥产生现象。油泥是灰褐色至黑色的粘稠胶质沉淀物,是油在使用中接触空气——油氧化的产物,会造成油路、滤芯堵塞、并加速液压油变质。如果液压油没用多久就产生油泥,就要考虑是否有潜在的问题。液压油产生油泥的主要原因是液压油的抗1氧化性能差,氧化因素较多,液压油在工作时是处于高温和高压环境的,并有金属做催化,很容易发生聚合,烃类分子的碳与氧、氢与氧都会发生反应,形成胶质或积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