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成像3D摄影
在3D投影前,要对物体进行120°的3D摄影。看过3D电影的读者应该知道,如果取下3D眼镜观看,画面有重影而模糊不清。只是因为,银幕上的画面并不是一幅,而是两幅角度不同的画面叠加的效果。
全息投影为了模拟“双目效应”,必须拍摄出偏左侧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在拍摄时,其实有两台3D摄像机同时工作,一台偏向演员左侧,记录偏左的图像;
3d全息成像方案
全息成像3D摄影
在3D投影前,要对物体进行120°的3D摄影。看过3D电影的读者应该知道,如果取下3D眼镜观看,画面有重影而模糊不清。只是因为,银幕上的画面并不是一幅,而是两幅角度不同的画面叠加的效果。
全息投影为了模拟“双目效应”,必须拍摄出偏左侧的画面和偏右侧的画面。在拍摄时,其实有两台3D摄像机同时工作,一台偏向演员左侧,记录偏左的图像;一台偏向演员右侧,记录偏右的图像,再通过电脑处理,将两幅图像叠加,便成了3D电影源。
全息成像让虚拟篮球拍起来像真球
如何做到逼真的篮球弹跳触感?研究团队打造了一个带有气动触觉反馈设备的伪全息投影。
▲用于交互式立体显示的带有气动触觉反馈的伪全息投影如图,其开发的系统有3个主要组件,分别是伪全息显示、手势识别模块和触觉反馈设备。这些组件被连接到主计算机,并通过基于Unity平台的内部构建程序进行控制。其中,伪全息显示基于Pepper的投影方案,创造了一种物体“漂浮”在空中的错觉;手势识别模块使得用户可用手势与虚拟对象进行交互。除了视觉反馈外,该系统通过提供触觉反馈来提供更真实的交互感。其触觉反馈设备名为Aerohaptics,当用户操纵虚拟物体时,该设备使用指向用户手上的加压空气喷射,来触摸感觉,同时它还提供位置和强度控制,以适应各种交互场景。根据全息投影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质,Arduino控制器单元可区分多种操作模式,包括恒压模式、手部标志选择模式和手部跟踪模式。在恒压输出模式下,无论手的空间位置如何,系统都会向用户提供恒定的气动反馈,即用户会感受到相同的压力。在手部标志选择模式下,算法可以选择用户手的哪个部分(共6个标志,每个指尖各1个+手掌上1个)是跟踪系统的目标,系统可以准确地提供气动触觉反馈给不同的手部标志。
全息成像
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所谓的“全息”即“全部信息”,是指用投影的方法记录并且再现被拍物体发出的光的全部信息。全息影像技术一般也被称作虚拟成像技术或是全息成像,其成像原理就是凭借光波干涉对物体光波的相位与振幅进行记录,与此同时,凭借衍射原理对物体的光波信息进行展现,从而达到成像的效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