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基本组成
1.动力源
为机床提供动力(功率)和运动的驱动部分,如各种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液压传动系统的液压泵、液压马达等。
2.传动系统
包括主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和其它运动的传动系统,如变速箱、进给箱等部件,有些机床主轴组件与变速箱合在一起成.工作部件
(1)与终实现切削加工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有关的执行部件;
(2)与工件和刀具安装及调
数控机床报价
机床的基本组成
1.动力源
为
机床提供动力(功率)和运动的驱动部分,如各种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液压传动系统的液压泵、液压马达等。
2.传动系统
包括主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和其它运动的传动系统,如变速箱、进给箱等部件,有些机床主轴组件与变速箱合在一起成.工作部件
(1)与终实现切削加工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有关的执行部件;
(2)与工件和刀具安装及调整有关的部件或装置;
(3)与上述部件或装置有关的分度、转位、定位机构和操纵机构等。
5.控制系统
用于控制各工作部件的正常工作,主要是电气控制系统,有些机床局部采用液压或气动控制系统。数控机床则是数控系统,它包
括数控装置、主轴和进给的伺服控制系统(伺服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装置等。
3.支承件
用于安装和支承其它固定的或运动的部件,承受其重力和切削力,如床身、底座、立柱等。支承件是机床的基础构件,亦称
机床大件或基础件。
6.冷却系统
用于对加工工件、刀具及机床的某些发热部位进行冷却。
7.润滑系统
用于对机床的运动副(如轴承、导轨等)进行润滑,以减小摩擦、磨损和发热。
8.其它装置
如排屑装置、自动测量装置等。
数控机床比普通机床好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
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的区别了,那数控机床究竟比传统机床好在哪里呢·?
1、数控机床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工件装夹完成后,输入已编制好的加工程序,机床将自动完成加工过程,加工零件改变时,一般只需要更改数控程序,因此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从而可比普通机床提高生产率几倍以上。
2、数控机床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产量十分稳定。由于是按程序自动加工,加工精度还可以利用软件进行校正和补偿,所以可获得极高的加工精度,现在各企业中的产品几乎都是利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制造的。
3、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数控机床操作者的工作过程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已经完全不属于过去意义上的“蓝领工人”。会数控机床操作的人,被人们称为“灰领”;懂得数控机床维修的人,被人们称为“银领”;既会操作又懂得维修的数控通才,被人们称为“金领”。
机床在使用前应该注意些什么?
机床使用前,按照数控机床对安装使用环境的技术要求,应将机床放置于相对无尘、温度恒定、湿度恒定的场所。虽然目前很难做到,但要尽量的创造天剑,尽量的接近这样的使用环境。此外,在将机床安装完成后,进行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如下内容:
机床使用前,对机床进行检查,可以减少机床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影响生产。
(1)通电前,要检查数控机床的外观、电器管线及其一些外部的辅助设备,是否有异常情况。特别是外部辅助设备:带有液压系统泵站的,要观察液压油液的量是否充足;带有气压系统的,要进行定期的空气压缩机、储气压力容器的排水,防止存积积存过多的水分,在气流的带动下进入机床内部,引起零部件的锈蚀,甚至损坏。
(2)通电,按照正常的通电顺序:机床总电源-数控系统电源-伺服系统电源-松开急停按钮,减少对数控系统电器元件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
(3)通电后,润滑是任何运动部件保持正常运动轨迹、减小运动摩擦、提高使用寿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注意检查润滑装置中的润滑油液量是否充足,不足时及时补充,而且要定期检查液滤网是否堵塞,检查油路是否通畅,各出油点是否正常的有润滑油的流出。这类问题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处理。机床导轨、丝杠等移动部件,如果在没有润滑油的状态下进行工作,一方面会增加摩擦阻力,增加机床的功率消耗,浪费电力能源,另一方面会加速移动部件的磨损,影响机床的精度,影响工件加工的质量。
机床的关键部件有哪些?
机床的关键部件:主轴、丝杠、刀具、直线电机等竞争力缺失更为突出。
1.主轴:机床主轴分为机械主轴和电主轴两类,机械主轴轴承一般需具备P4及以上级超精密度,国内轴承厂加工能力仍有较大差距;电主轴则是跨行业综合技术的结合,包括精密制造技术,轴承技术,电机调速技术,功率40KW以上依赖进口。国内电主轴以洛阳轴承研究所为,民营如昊志机电在3C数控雕铣电主轴取代进口份额。
2.丝杠:数控机床使用的滚珠丝杠,具备省能、精密定位、精密导向、对CNC指令反应等功能。国内丝杠企业存在产值规模小,运营不规范等特点,缺乏企业。
3.刀具:2019年我国刀具总消费额393亿元,136亿元为进口刀具。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的刀具集中在航空航天、、汽车发动机等领域,被山特维克、伊斯卡、三菱等企业垄断。刀具进入门槛包括基体新材料的研发、涂层技术开发和应用、结构设计。
4.直线电机:近年来,直线电机逐步取代传统“伺服电机+滚珠丝杠”结构,国外
一些企业一直大力推广直线驱动产品,涵盖加工中心、车床、车铣复合。从竞争格局来看,60%以上份额被国外企业占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