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污泥桨叶干燥机优化设计
1、对桨叶轴内部冷凝水排放系统的改进设计
根据湿物料脱水量大的特性,桨叶轴内部的冷凝水排放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在桨叶内部增设装置增加桨叶旋转过程中排水时间;增大冷凝排水管子,从而增大冷凝水的排水量。改进原虹吸管的结构,使冷凝水排放更加,从而提高产量。
2、对桨叶的外部结构的改动
污泥热泵干燥机公司
电镀污泥桨叶干燥机优化设计
1、对桨叶轴内部冷凝水排放系统的改进设计
根据湿物料脱水量大的特性,桨叶轴内部的冷凝水排放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在桨叶内部增设装置增加桨叶旋转过程中排水时间;增大冷凝排水管子,从而增大冷凝水的排水量。改进原虹吸管的结构,使冷凝水排放更加,从而提高产量。
2、对桨叶的外部结构的改动
有些湿物料粘度高,流动性差,为了使这类物料向前流动,普通桨叶干燥机安装时设备整体向出料口方向成一定倾角,但是当设备倾斜放置时
不能很好控制物料的流动速度,这样很难控制物料干燥水份,为了提高湿物料在桨叶干燥机内部流动性,对桨叶的外部结构作了一定的改动,使桨叶对物料有向前推进作用。改变桨叶轴转速就可控制物料的推进速度,使物料有一个合理的推进速度,保持物料在设备内部有一个合理的料位,使物料与桨叶表面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传热面积。
3、筒体内部增加一些装置
当干燥到含水率60%左右时,物料极易结块、表面坚硬、难以破碎、而里面却仍是滤饼状,这给类似物料的进一步干化带来极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在干燥类似物料过程中,物料容易抱轴,从而把桨叶和轴的散热面包围转动时一起运动,这样干燥的效果比较差。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又对干燥机进行了改进,在筒体内部增加一些装置,使结块后的物料容易破碎,从而干燥速度大大提高。
4、减少系统尾气排放量
桨叶干燥机属于典型的传导型干燥机,其传热和蒸发是靠热壁而不是靠气体对流实现的,尾气的作用是将干燥过程产生的溶剂蒸汽及时带离干燥机。通过循环风机和再热机构对封闭干燥系统进行预热,直至排风温度超过100℃以上;采用提高尾气的含湿量的方式降低系统排气量,实现处理物料和回收尾气余热,结构简单,节能环保。针对电镀污泥的特点及其危害性,从环境污染防治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考虑,污泥热干化解决污水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
电镀污泥桨叶干燥机 技术参数
1、型号: KJG-65;
2、总传热面积: 65m2;
3、有效容积: 4.79m3;
4、主机转速: 3~8 rpm;
5、停留时间: 3~7小时;
6、热源: 0.6MPa饱和蒸汽 系统蒸汽耗量:~750 kg/h;
7、传动电机功率: 37 kw变频调速 总装机功率:45kw;
8、主机内尺寸: 5050×1710mm;
9、主机外形尺寸: ~8100×2300×3000mm。
近年来,太阳能产业逐渐成为本世纪重要的新能源,的太阳能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而在制备太阳能电池时,晶体硅的切割过程就相应的产生了硅粉进入切割浆料中,作为光伏金属切割液的衍生产品,光伏切割硅粉的市场价值愈发突兀明显,如何变废为宝,进行回收再利用,不仅能减少污染,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一个新的课题。为多晶硅企业产能的扩大和多晶硅生产制造业的发展打下基础,为实现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和新能源战略的目标实现做出贡献。
技术人员有幸参与到江苏某碳化硅生产企业的新课题探究工作,经过几个月的设备选型、对比,结合物料的敏感特性,从小试,到中试,再到工业化生产,终于客户顺利突破了金属硅生产冶炼的瓶颈,制得纯度优越的金属硅,当前生产线稳定运行,市场经济效益形势喜人。
全程实验验证的硅粉湿法制粒、硅粉干法造粒工艺涉及实验设备7台套。选取了适合硅粉造粒的改进型螺杆挤出造粒机,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得到了运用,硅粉成粒美观、紧密度适中。硅粒(湿品)再进入连续式烘干机,进行有效水分去除,得到硅颗粒(干品)。硅粉造粒烘干之后,投入电炉进行冶炼工序,即可得到高纯度的金属硅成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