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
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多相(体积比气相2~5%、液相13~18%、固相77~85%),多孔(凝 胶 孔、层间孔、毛细孔、气 泡 粗 孔和裂 缝等)存在内 部 原生缺 陷 的不均匀不连续体,另外,由于所用原材料质量的波动、计量的误差,搅 拌 不 充 分 而易使新 拌 砼出现分层离析、泌水、干涩、板结等和易性不良的特征;又由于施工过程中模板和钢筋制作的偏差,以及浇注、
混凝土修复报价
混凝土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
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多相(体积比气相2~5%、液相13~18%、固相77~85%),多孔(凝 胶 孔、层间孔、毛细孔、气 泡 粗 孔和裂 缝等)存在内 部 原生缺 陷 的不均匀不连续体,另外,由于所用原材料质量的波动、计量的误差,搅 拌 不 充 分 而易使新 拌 砼出现分层离析、泌水、干涩、板结等和易性不良的特征;又由于施工过程中模板和钢筋制作的偏差,以及浇注、振捣、成型、养护等施工操作的不当,都可以引起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计量,充分搅拌,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禁止在施工现场任意加水。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径,加强振捣,振捣时间(15~30s)以混凝土不再明显沉落表面出现浮浆为限。
当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2M时,须采用串筒和溜槽等工具,或在柱、墙的模板上,沿其高度方向留出“门子板”,将混凝土改为侧向入模,以此缩短倾落高度,浇灌时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混凝土和易性不符合要求的不进行浇注,商品混凝土连续式搅拌机在生产时存在下料不同步的现象,尾料约1.0~2.0立方全是石子,此时应退料。
实际中,泵送混凝土浇注框架柱和剪力墙时,一般是两支或三支振动棒插入柱(墙)中,一支振动棒留在上面加速下料,边浇边振边提,一气呵成。此时混凝土明显欠振,容易出现蜂窝麻面。正确的做法是,“打五泵停十秒”,即混凝土泵运行五个活塞行程后,停一会儿,待上面振捣密实后,再继续泵送浇注。

一、产生的原因具体有:
1、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建筑模板未充分湿润,导致棱角处混凝土缺水或水化不充分,强度大幅度降低,拆板时棱角受损;
2、拆板或抽芯太早,混凝土并未监建立足够强度,导致棱角受损;
3、起吊、运输时对构件保护不好,导致边角部分局部脱落、劈裂受损等。
二、那么如何预防混凝土掉角的问题呢?预防具体措施如下:
1、建筑模板在浇筑砼前应充分湿润或刷涂均匀脱模剂,砼浇筑后应认真洒水养护;
2、拆除侧面非承重建筑模板时,砼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拆板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建筑模板撞击棱角;
4、加强成型砼保护。
混凝土修补掉角的方法,要是缺棱掉角较小时,清水冲洗,也能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也能将不实的砼和突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润,然后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补好,认真养护。所谓修补后留下来的痕迹,其实主要就是指的修补后与原来混凝土墙面之间的色差。墙面发生病害后,很多人之所以不想对其进行修复,主要原因并不是不想花资金来修复它,而是担心修补后,墙面上会留下严重的修补色差,而且修补后的墙面强度也不如原来的墙面强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于病害墙面修补的意义就不大了,还会造成资金的浪费。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病害修补好并且还不让其留下明显的色差呢?下面混凝土修补公司就来给大家介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