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胚芽油经由小麦胚芽经过压榨或浸出工艺制取的一种油脂,呈棕色,小麦胚芽油特有气味。每1000公斤小麦的胚芽可以制取1-2kg左右胚芽油。
从理论上讲,小麦胚芽占小麦籽粒质量的2.5%,处理1000公斤下麦可以产出25公斤小麦胚芽,小麦胚芽的含油量一般在8—10%,处理1000公斤小麦胚芽可以得到80—100公斤毛油。由于资源少,加工难,长期以来小麦胚芽油都是加工成软,
有机小麦胚芽油加工厂
小麦胚芽油经由小麦胚芽经过压榨或浸出工艺制取的一种油脂,呈棕色,小麦胚芽油特有气味。每1000公斤小麦的胚芽可以制取1-2kg左右胚芽油。
从理论上讲,小麦胚芽占小麦籽粒质量的2.5%,处理1000公斤下麦可以产出25公斤小麦胚芽,小麦胚芽的含油量一般在8—10%,处理1000公斤小麦胚芽可以得到80—100公斤毛油。由于资源少,加工难,长期以来小麦胚芽油都是加工成软,作为供给市场。维生素E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植物油、麦胚、坚果等都是维生素E很好的来源。
超临界 CO2萃取提取小麦胚芽油。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该技术是利用 CO2作为超临界萃取介质,存高压下使介质达到临界温度与临界压力 ,使麦胚脂肪细胞膜上蓄积得能量以瞬间高强度方式释放而击穿细胞系统 ,摧毁各种细胞结构,使细胞膜等崩溃,油脂得以浸出。亚油酸可经花生四烯酸转换成素前体,而素是人体重要,不仅调节人体代谢,更能增体活力小麦胚芽中所含的维生素E远比其他植物丰富,而且含有全价的维生素E。超临界CO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理想萃取温度应在43-48℃范围,压力为 35MPa左右,萃取时间为60min,出油率为10%左右。
从以上工艺过程的比较可以看出:冷榨法是“低温物理压榨法”,制得的小麦胚芽油工艺较简单,不用像压榨法在人榨前进行麦胚蒸炒,同时也不需像浸出法进行油脂精炼和脱溶处理,制得的小麦胚芽油可以直接食用,提取时间也比超临界CO2萃取短。
超临界CO2萃取具有出油牢高、工艺简单、无溶剂残留、不需精炼可一步完成等牦,但在工业上未大规模推广 ,主要还存在一些问题 :
a.相平衡及传递研究不充分 目前关于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物性数据仍然很少,同时也缺乏能正确推算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基本热力学模型。
b.高压设备和泵工业生产中,高压操作是不可避免的,因在相当的高的压力下,压缩设备的投资比较大 ,还会引起附加的费用,设备和管道的材质要求更高 ,加丁费用更大,超临界流体萃取在连续化上还存在工艺设备方面的困难,而间歇生产不如连续生产经济,仪器价格昂贵,萃取设备复杂 ,要求条件高,难以普及 。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为植物油之冠,已被公认为一种颇具营养保健作用的功能性油脂。
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是麦胚毛油,经过精炼之后才成为食用小麦胚芽油。麦胚油的精炼较一般植物油困难,因为毛油中杂质多、酸价高,磷脂和腊含量也较高;尤其是为了充分保留毛油中的维生素E和二十八烷醇等活性成分,操作条件很难控制。
脱色油经冬化处理去除掉油中蜡质,再进行分子蒸馏脱酸。与一般的碱炼法脱酸相比,分子蒸馏法去除非酯化脂肪酸的效果更好。脱酸后,油中非酯化脂肪酸含量2%,且维生素E损失少;之后再经第二次分子蒸馏浓缩,可得含维生素E1.25%左右的浓缩小麦胚芽油,冷却后在充氮容器中保存。冷榨法是油料作物在人榨前不经过蒸炒等高温处理,冷榨法是油料作物在人榨前不经过蒸炒等高温处理,人榨温度较低的物理榨油方法,它制取的是一种“绿色食用油脂”,制得的油脂无需精炼,可以直接滴制成小麦胚芽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