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HJHersey发明了逆喷型吹气环清灰技术,使得袋式除尘器实现了除尘、清灰连续操作,处理量提高数倍,滤袋压力较稳定。特别是1957年TVReinauer发明的脉喷型(脉冲)袋式除尘器,被认为是袋式除尘技术的一次重大发现,它不但操作和清灰连续,滤袋压力损失更趋于稳定,处理气量进一步增大,而且内部无运动部件,滤布寿命更长且结构简单。在日常运转中,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特别是对袋
扁布袋除尘器
1954年HJHersey发明了逆喷型吹气环清灰技术,使得袋式除尘器实现了除尘、清灰连续操作,处理量提高数倍,滤袋压力较稳定。特别是1957年TVReinauer发明的脉喷型(脉冲)袋式除尘器,被认为是袋式除尘技术的一次重大发现,它不但操作和清灰连续,滤袋压力损失更趋于稳定,处理气量进一步增大,而且内部无运动部件,滤布寿命更长且结构简单。在日常运转中,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特别是对袋式除尘器的性能的检查。有关人士认为:如果国内燃煤电厂使用的袋式除尘器配套的滤材寿命为3年,则就有推广价值;我国火力发电有2*108kW装机容量,按1kW装机容量使用滤材0.8m2计算,如有50%机组使用袋式除尘器,则其配套的滤材需用量将达8*107m2,项用量就相当可观。

滤袋采用压缩空气进行喷吹清灰,清灰机构由气包、喷吹管和电磁脉冲控制阀等组成。过滤室内每排滤袋出口顶部装配有一根喷吹管,喷吹管下侧正对滤袋中心设有喷吹口,每根喷吹管上均设有一个脉冲阀并与压缩空气气包相通。1997年我国袋式除尘器产值已达12.92亿元,合纤过滤材料6*106m2左右。这说明我国袋式除尘器产值发展较快且市场潜力非常大。近十年来,袋式除尘器发展很快,尤其是大型袋式除尘器的出现,新的滤料和新的脉冲阀的开发,使袋式除尘器更加,不仅比电除尘器的除尘,而且受粉尘特性和烟气成分的影响也很小。相信不久的将来,的大型脉冲袋式除尘器一定能够在燃煤电厂得到推广和应用。
使用中要防止气体在袋室内冷却到以下,特别是在负压下使用袋式除尘器更应注意。由于其外壳常常会有空气漏入,使袋室气体温度,滤袋就会受潮,致使灰尘不是松散地,而是粘糊地附着在滤袋上,把织物孔眼堵死,造成清灰失效,使除尘器压降过大,无法继续运行,有的产生糊袋无法除尘。袋式除尘是一种较老的除尘技术。早在18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当时只是使用一些挂袋,工作效率较低。除尘器的阻力达到一定数值后,要及时清灰。清灰时不能破坏初层,以免效率下降。

20世纪70年代以后,袋除尘器技术向大型化发展。美、日、澳及欧州等,结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相继开发了大型袋式除尘器应用于燃煤电站、干法水泥口转窑窑尾和电炉除尘。单台过滤面积超过10000m2的不在少数。要控制的烟气温度、烟气流速、烟气成分及灰的特性、化学成分、含硫量等各项指标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幅员辽阔,煤种复杂,各燃煤电厂的锅炉运行条件差别也很大,采用电除尘器无法适应各种工况的烟气除尘,保证不了达标排放,这就给袋式除尘器提供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原因主要是袋式除尘器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的大型脉冲反吹袋式除尘器还没有开发出来,也没有适合燃煤电厂的强度好、耐高温、耐腐蚀、寿命长的滤料;国产的脉冲阀也不过关,寿命短;其他部件的加工和安装也不甚精良;加上对袋式除尘器的认识和使用经验不够,所以才出现烧袋、糊袋、漏袋、卡死和清灰不灵等现象。

(作者: 来源:)